当前位置: 首页 > 苗木百科 > 花木栽培 >正文

尖叶石竹栽培养护方法

    尖叶石竹(拉丁学名:Dianthrusspiculifolius Schur)石竹科石竹属植物,植株丛生,匍匐状,株高8-10cm。主要分布在中国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通过分株栽种法繁殖,主要用于草坪及地被。


 

    一、尖叶石竹的种植
    尖叶石竹具有耐旱节水、耐碱、耐贫瘠、耐寒、绿色期长等诸多优点,在栽种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土壤选择。栽植地的土壤最好是沙质或半沙质土壤,如遇黏土地段可进行掺沙改造,有利于排水和根系生长。
    2.整地。一般只需要对15至20厘米深的土层进行翻耕,捡出石块、瓦砾,不需要将土过筛,将地块整平后即可栽种。如果遇有低洼地段,要做好排水设施,以保证植株正常生长。地块是否平整,是成坪后能否达到平整的关键。
    3.栽种方法
    (1)分株栽种法。将整墩尖叶石竹分成直径约5至6厘米的小墩。在栽种地挖出约10至12厘米深的穴,将小墩种苗埋入穴中,埋深以枝叶高出地面三四厘米为好。回填土后将土壤和种苗压实即可,确保植株周边没有空隙。分株栽种法可大大降低栽种成本。
    (2)整墩栽种法。挖出与尖叶石竹根系大小相同深度的洞穴,将种苗的根部垂直放入洞穴中(要使根系舒展),回填土后将周边土壤和种苗压实即可。整墩栽种可当时达到成坪效果。
    (3)营养钵栽种法。营养钵栽种方法比较简单,将种在营养钵中的种苗移栽下地,栽后浇一遍水即可,不需要缓苗。
    4.栽种注意事项
    (1)分株栽种时应要保持各株间距均匀,做到横平竖直,这样有利于种苗均衡生长和美观。栽种间距是成坪时间长短的关键,比如要3个月达到成坪效果,每平方米可栽25株左右。
    (2)栽种两周后,要及时观察种苗是否成活,如果未发现种苗枯黄,根部长出新生绿芽,说明种苗已成活。如果发现苗子逐渐枯黄,根部未出新芽,说明种苗尚未成活,这时要及时补苗,以利于整体成坪。
    5.水肥管理。栽种后水肥管理是种苗成活的关键。
    (1)在较平坦的地段浇水,要一次浇透,待数日后观察种苗生长情况再浇一遍水即可。成活后就不用浇水,千万不可在其他植物浇水时一起浇灌。
    (2)在土丘或不宜存水的地段种植,尖叶石竹尚未成活前需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有充足水分,待成活后方可停止浇水。盛夏季节由于气温较高,白天水分蒸发快,早晨浇水最好。
    (3)如果土壤贫瘠或用户希望较快成坪,可施点有机肥或化肥。 
    二、日常养护管理
    1.浇水。尖叶石竹是耐旱植物,只在开春和入冬封冻前各浇一遍水即可,靠自然降雨能够满足需要。如果想尽快成坪牞可根据干旱程度适当增加浇水量。
    2.修剪。尖叶石竹生长低矮,株高8至10厘米,一般不需要修剪。如要修剪,与草坪修剪方法相同,但高度控制在8厘米左右。
    3.病虫害防治。目前还未发现尖叶石竹有虫害,只是在夏季霉雨季节易出现枯萎病(在石竹中心顶部出现枯黄并向周边扩散)。可施用农用链霉素,一周后见效。
    4.补苗。在日常养护时如果发现个别死苗,可就近分株补种。
    三、栽植养护的误区
    1.栽种时不按要求株距栽种,间距过大或过小。正常种植间距应在20厘米左右,有的却达到40至50厘米。这样就造成间距小的已长大密闭,而间距大的仍不能完全成坪,地表裸露。
    2.尖叶石竹成活后放任不管牞任野草丛生牞出现枯黄也不打药牞枯萎甚至死亡也不进行补苗。 
    3.有人认为尖叶石竹抗旱耐寒,就不浇冻水、返青水,也不施肥牞任其自然生长。
    上述问题是造成尖叶石竹栽后生长不良、成坪慢的主要原因,应加以注意。

猜你喜欢:

  • 落叶松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 养好文竹小经验
  • 白鹤芋(白掌)的家庭栽培及养护
  • 紫花苜蓿栽培技术
  • 仙客来的栽培及养护
  • 黄金桂的栽培技术
  • 繁星花栽培技术
  • 叶仙人掌的养殖管理
  • 金鱼花的栽培技术
  • 枇杷的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