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祖花一般指红掌,红掌,原名:红鹤芋(学名:Anthurium andraeanum),天南星科、花烛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为著名的切花。原产南美洲哥伦比亚西南部热带雨林。高40~50cm.无茎。叶鲜绿色,长椭圆状心脏形,长柄四棱形。花茎高出叶面;佛焰苞阔心脏形,表面波状,有各种颜色;肉穗花序黄色,直立。全年开花。品种甚多,如‘密叶花烛’‘白色花烛’和‘红色花烛’等。生长室温20~30℃,10℃停止生长。不耐干燥,要求80%的相对湿度。中型盆花;水养可达半个月,是高档切花。
常见同属观赏种有猪尾花烛(A.sherzerianum)、水晶花烛(A.crystallinum)和林登花烛(A.lindenianum)。
二、生物学特性 花烛喜高温多湿环境。不耐寒,怕干旱和强光暴晒。
花烛原产南美热带雨林地区,对温度要求较高,生长适温为20~30℃,冬季温度不低于15℃,低于15℃则形成不了佛焰苞,13℃以下出现冻害。因此,花烛需高温温室栽培,一般日光型温室和大棚栽培比较困难。
花烛对水分比较敏感,尤其是空气湿度,以空气湿度80%~90%最为适宜。生长期应经常向叶面和地面喷水,增加空气湿度,对茎叶生长和开花均十分有利。生长期盆内可多浇水,冬季温度越低,浇水不能过多,以防根部腐烂,但空气湿度仍保持80%以上。
花烛虽野生于热带雨林中,宜半阴环境。但长期生长在遮荫度大的花烛,往往叶柄长,植株偏高,花朵色彩差、缺乏光泽。特别盆栽花烛除强光时适当遮荫外,还需明亮光照,对茎叶生长和开花有益。
土壤必需排水好、透气性强,常用保水性好、肥沃疏松的腐叶土和水苔作盆栽基质。
三、养殖方法 常用分株、播种和组织培养养殖。
分株养殖:春季选择3片叶以上的子株,从母株上连茎带根切割下来,用水苔包扎移栽于盆内,经20~30天萌发新根后重新定植于15~20厘米盆内。对直立性有茎的花烛品种可采用扦插养殖,剪取带1~2个茎节有3~4片叶的作插穗,插入水苔中,待萌发新根后定植盆内。
播种养殖:花烛种子较大,采用室内盆播,发芽适温为25~28℃,播后20~25天发芽。播种苗需培育3~4年才能开花。
组培养殖:20世纪70年代末,荷兰开始用组培养殖花烛。至今,欧美的花烛专业公司基本都采用组培技术大量养殖种苗。以叶片、芽、叶柄为外植体,经消毒后接种在添加6-苄氨基泉嘌呤1毫克/升的MS培养基上,形成愈伤组织,再转移到添加6-苄氨基腺嘌呤3毫克/升的MS培养基上,有65%形成小苗。从试验结果来看液体培养基比固体培养基好,生根快。
四、栽培管理 盆栽花烛可根据品种和商品要求选择15~25厘米不同规格盆钵。栽培基质可因地制宜选择材料。目前最多使用的为水苔、泥炭、腐叶土、陶粒、稻糠和树皮颗粒等,常用2~3种配置的混合基质。肥料可用"卉友"20-8-20四季用高硝酸钾肥。一般品种定植后栽培9~12月开花。如保持高温和高湿条件下,盆栽花烛可开花不断。一般每2年换盆1次。
五、病虫害防治 常见炭疽病、叶斑病和花序腐烂病等危害,用等量式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借液喷洒。虫害有介壳虫和红蜘蛛危害地上部,可用50%马拉松乳油1500倍液喷杀。
六、产后处理 花时的花烛是热烈、豪放的象征,盆栽摆放客厅和窗台,显得异常瑰丽和华贵。用它点缀橱窗、茶室和大堂,格外娇媚动人,效果极佳。植株具2~3朵花时即可上市,以18~21℃保存时间最长,每天向叶面喷雾,保持80%以上空气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