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苗木百科 > 花木栽培 >正文

香石竹病毒病的识别与防治

    香石竹病毒病在世界各地香石竹栽植区广泛发生,常引起香石竹生长衰弱、花朵变小、花瓣出现杂色、花苞开裂等症状,降低观赏价值。


 

    症状特点与发病规律
    1.香石竹斑驳病:感染该病毒的植株新叶上产生花叶或褪绿斑驳,但不明显,有时还产生坏死斑。一般下部老叶不显症状。病株表现为生长不良的症状。这些特征常常要与健康植株相比较才能看得出来。该病毒病原为香石竹斑驳病毒,主要通过汁液、根部接触以及切口、刀具等传播,但昆虫不能传毒。
    2.香石竹叶脉斑驳病:该病可感染香石竹、中国石竹和美国石竹。植株感染病害后,会在花瓣上形成碎色,尤以红色大花品种更为明显。在幼苗期症状不明显,冬季老叶往往呈隐症。香石竹叶脉斑驳病毒可通过汁液传播,如在剥芽、摘花等操作过程中,可通过工具和手传播;桃蚜也是重要的传毒介体。
    3.香石竹潜隐病:又叫香石竹无症状病毒病,是由香石竹潜隐病毒引起的。一般不表现症状,或产生轻微花叶症状。若与香石竹叶脉斑驳病毒复合感染时,产生花叶症状。该病毒通过汁液和桃蚜传播。
    4.香石竹坏死斑点病:该病由香石竹坏死斑病毒所致,通过汁液和桃蚜传播。先从植株中下部叶片表现症状。其典型症状为中部叶片上形成浅灰白色、淡黄色坏死斑驳或条纹,下部叶片上则产生紫红色坏死斑驳或条纹。随着植株生长,症状逐渐向植株上部扩展蔓延,病害严重时,叶片枯萎坏死。
    5.香石竹蚀环病:该病由香石竹蚀环病毒所致,一般不表现症状,但在大花型品种香石竹叶片上有时产生轮纹状、环状或宽条状坏死斑,尤以幼苗期更为明显。发病严重时,许多灰白色轮纹状斑可连成大型病斑,叶片卷曲、畸形。在炎热季节一般不显症状。除汁液和蚜虫能传毒外,摩擦(如植株的枝条或地下根部互相摩擦、接触)、嫁接以及操作工具等都能传毒。
    防冶方法 1.建无病毒基地:在病区生产切花的基地,最好专门建立无病毒母本园,专供采条养殖用,以免因插条带毒传播病害。可以利用茎尖培养法脱毒或热处理法脱毒,获得脱毒苗,然后以无毒苗作为养殖母本。
    2.培育抗病良种:中国石竹抗病性较强,可采用抗病育种、基因工程方法培育出抗病优质新品种。
    3.加强植物检疫:严格执行检疫制度,防止病害扩展到无病区,如前几年我国从荷兰引进了大批香石竹的小苗,经检测蚀环病毒率达56%,致使此病在我国许多城市发生。
    4.防治传毒昆虫:香石竹病毒病多由蚜虫传毒,可选用马拉松、西维因、氧化乐果或抗蚜威(劈蚜雾)等杀虫剂喷雾防治,以控制病害传播蔓延。
    5.处理染病植株:将染病植株控制在30℃保持5天,使植株逐渐适应后,把温度提高到38℃保持2个月,可使植株体内病毒量减少。必要时可喷洒3.9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600至800倍液或者7.5%克毒灵水剂800倍液。
    6.花圃卫生管理:发现病株应及时清除并销毁。在扦插、摘心、整枝及切花等操作过程中,所用的工具都要用磷酸肥皂等清洗消毒。对于工作人员,可用3%的磷酸三钠溶液洗手,然后再操作。最好先接触健株,后接触病株,尽量减少病害的人为传播。  

猜你喜欢:

  • 落叶松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 养好文竹小经验
  • 白鹤芋(白掌)的家庭栽培及养护
  • 紫花苜蓿栽培技术
  • 仙客来的栽培及养护
  • 黄金桂的栽培技术
  • 繁星花栽培技术
  • 叶仙人掌的养殖管理
  • 金鱼花的栽培技术
  • 枇杷的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