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致富有道 >正文

外籍专家助阵中华农业种植 脱贫攻坚搭上科技快车

14日下午,河南省内乡县灌涨镇杨集村中以农业园里,两个高大的身影似乎与这个村庄“格格不入”。原来,这是以色列种植专家Yoav和建筑专家Roni,他们在仔细查看西红柿品种“粉贝贝”的长势,两人在不停地讨论着,践行着科学技术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保证货物的高品质和高收益。

中以农业园由内乡县政府和以色列索丽厂、牧原集团三方合作,总投资1.3亿元,项目规划2000亩。目前已流转土地468亩,一期工程已投资3800万元,建成154亩的以色列核心生产区,包含2个无土栽培温室,1个水培大棚,2个有土栽培大棚,1个育苗大棚,1个育苗服务中心,1座水肥控制中心。中以农业园基础夯实,目标高远,积极地参与到了扶贫攻坚的工作中,比如,吸纳“贫困户”来园里工作,带动农户发展。

此时,正在园里忙活的是63岁杂工杨金德,他动作娴熟地对高端西红柿“粉贝贝”进行浇水、采摘、装箱…

老杨是村里新增的“贫困户”。去年六月,36岁的儿子在兰州打工时查出患有尿毒症,实在瞒不下去了才被迫回家治疗。一家六口的顶梁柱倒下,愁云弥漫着整个家庭。生活重压下,一家人赶紧另寻生计。老伴儿除了照顾儿子和孙子,在县医院也找了个小活儿补贴家用,疑患严重哮喘的儿媳妇前往广州打工,年过六旬有着脑血栓史的老杨也着急找活儿,但处处碰壁。

“我年纪大了,谁要?”老杨无奈地说道,“后来村里介绍我来这儿,中以农业园肯要我,活儿也不重。”虽然每天50元工资不算高,按天结算,但老杨已经很满足了,“有活干,至少没那么焦人了。”除了这点活钱,作为贫困户的老杨还可以得到每季度750元的光伏补贴和800元入股养猪补贴。

在中国“扶贫”事业中扮演一角的以色列种植专家Yoav告诉记者,中以农业园以色列核心区已成功培育出大番茄、小番茄、生菜、大黄瓜、小黄瓜、甜椒等9个产品23个不同品种,运用引进的以色列种植栽培技术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尝试大棚及露天地示范种植,把现代科技渗透到灌溉、施肥、种子、栽培、管理、节水灌溉设备等每一个生产环节之中。据悉,这是他们在中国做的第七个高效农业合作项目,除了做技术指导,公益性的培训也是他们的工作重点,目的就是教给地方企业、农民学会种植新技术,提高产品产量,提高农民收入。据Yoav介绍,由于气候原因,与以色列相比,在这儿种植的以色列番茄汁多,口感更好,将重点销往酒店和超市。

猜你喜欢:

  • 夏季高温天气移栽银杏树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 苗木生货和熟货的区别介绍!
  • 初夏苗木养护攻略!
  • 花卉施肥的技巧有哪些?
  • 鲜切花收到后,怎么醒花?
  • 简单自制化肥有哪些?
  • 侧柏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 康乃馨养护技巧有哪些?
  • 椰糠土是“养花万能土”?有什么特性?
  • 多肉植物福娘的基本栽培及繁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