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苗木资讯 >正文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淋巴细胞高是新型肺炎吗)

仅凭一项检查来判断是否为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不但过于武断和草率,而且是不负责任的诊断,不符合,临床诊断思维和科学程序。

所以,血常规出现异常与新型肺炎不存在必然关系,无法做出肯定的判断。

什么是血常规

血常规,准确的说叫做血液分析检查,俗称血像。一般是采集静脉血或者末梢血,对血液中的细胞形态和数量,进行观察和分类。所以血常规的项目有很多,主要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三大类。

其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粒细胞都属于白细胞,也叫做粒细胞,与机体的细胞免疫存在着密切相关性。

白细胞高、中性粒细胞高、淋巴细胞高,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通俗的说,白细胞属于人体的卫士,既有强大的吞噬作用,是血液中抵御外来侵袭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当机体受到感染,尤其是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技术就会出现一个比较明显升高的现象。

但是并不仅仅只有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才会升高。白血病也可以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一些应激反应也可以导致白细胞计数升高,例如创伤、妊娠、甲亢等等;严重的感染,包括病毒感染,也可以导致白细胞异常增高,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之为类白反应。

白细胞又包括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所以在白细胞升高的情况下,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升高都是属于正常的一种反应。

新冠肺炎病人的血像如何?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所导致其血像,一般符合病毒感染的特点。因此取血,像一般是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者偏低,或者淋巴细胞计数偏低。

但是在临床上,有相当大一部分病人并不表现出其典型的血像,尤其是重症病人,往往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升高,也可以表现为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因为这一部分病人往往伴有复杂性的感染,出现各种血象表现,都是完全有可能的。

因此,综上所述,血液分析检查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并不是具有特异性的检查。临床上不可能仅凭血液分析来进行诊断。目前核酸检测仍然是金标准。部分病人核酸检测阴性,结合肺部ct和血像等相关的检查,也可以进行临床诊断。

嗜酸性粒细胞偏低是怎么回事

嗜酸性粒细胞偏低常见于传染病急性期、严重组织损伤、垂体或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等。

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其数目有明显的昼夜周期性波动,清晨细胞数减少,午夜时细胞数增多,两者差异可大于40%,这种周期性波动与血液中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的昼夜波动有关。

嗜酸性粒细胞的主要作用是:①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Ⅰ型超敏反应中的作用;②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此外,嗜酸性粒细胞也可导致组织损伤,目前认为嗜酸性粒细胞是在哮喘发生发展中组织损伤的主要效应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的参考范围为0.5%~5%,参考绝对值为(0.05~0.5)×10⁹/L。嗜酸性粒细胞偏低常见于伤寒、副伤寒初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或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其临床意义不大,建议结合其他实验室指标进行综合诊断。

本内容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杨铁生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正常的血常规检查,会有一定量的单核细胞,也有一定的嗜酸性粒细胞,在检查出来是0是属于不正常的表现,这样的情况可以考虑去医院做个复查,观察看看复查的结果,平时的时候需要注意做好护理,以及定期的选择去医院检查身体,饮食上注意多补充些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嗜酸性粒细胞高说明什么?

嗜酸性粒细胞高说明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超过正常值上限, 通常大于0.5×10⁹/L。主要见于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变态反应性鼻炎等;也可见于寄生虫感染,如蛔虫病、钩虫病以及肺吸虫并等寄生虫性疾病;血液系统肿瘤包括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髓系白血病、淋巴瘤等以及其他实体肿瘤也可引起嗜酸细胞增多。某些结缔组织病包括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皮肌炎等,也可出现嗜酸细胞增多。

发现嗜酸粒细胞增多,应及时就诊,寻找病因,对症治疗。

本内容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血液科 副主任医师 惠吴函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猜你喜欢:

  • 夏季高温天气移栽银杏树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 苗木生货和熟货的区别介绍!
  • 初夏苗木养护攻略!
  • 花卉施肥的技巧有哪些?
  • 鲜切花收到后,怎么醒花?
  • 简单自制化肥有哪些?
  • 侧柏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 康乃馨养护技巧有哪些?
  • 椰糠土是“养花万能土”?有什么特性?
  • 多肉植物福娘的基本栽培及繁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