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苗木资讯 >正文

九出十三归是什么意思(清朝的将军都统提督总兵都是什么官职)

清朝的将军、都统、提督、总兵都是什么官职?

清朝官制初期基本延续了明朝制度,只是在后期有所改变。大致分中央行政机构、军事系统、行宪机构、地方行政等几个大类。

单从官制上说,主要有九品十八级,分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两类。

从军队系统来看,分八旗和绿营两个系统。八旗又分京营和驻防两部分,京营中侍卫、保护皇帝的,称为亲军,由侍卫处(领侍卫府)领侍卫内大臣和御前大臣分别掌管。而御前大臣,则执掌乾清门侍卫和皇帝出行的随护。

一,将军

清朝的将军,是清政府任命的在全国主要地区、边疆要地的最高驻防军事官员,其官秩为从一品,与加尚书衔的地方最高长官总督品级相同,主要由满、蒙人担任。

清朝的将军称号不一,一般是以驻防地命名。在乾隆时期,就有14个将军,他们是:绥远将军、江宁将军、成都将军、西安将军、宁夏将军、荆州将军、杭州将军、福州将军、广州将军、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与伊犁将军。

其中的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伊犁将军五个将军,属于边疆将军,称为边疆五大辖区。

在这五大辖区内,不设巡抚、总督,这些将军们,就是本地区兼管所有军民、钱粮、税收等各项工作的最高军政长官。

这些将军,大多属于常设将军,不会像别的文武官员那样,经常调动。他们几十年如一日,一直在这些驻防地守护着。除非朝廷特意调动他们,或者是国内发生了重大变故。

另外,皇帝有时也会给一些战功卓著的官员们授予将军称号,这些人多属皇亲国戚、宗室贵胄。不过,这种将军,属于荣誉性质,就像现在的荣誉证书,没有实际驻防之地。

内地驻防将军与本地行政长官总督、巡抚,还有绿营,各成系统,互不隶属。就是说,他们谁都管不着谁。但是,假如在皇帝面前同时遇到了,都有事向皇帝面奏,这些将军们就有优先权。

总督、巡抚就得在这些将军们后面排队等着。这或许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把他们放在前面,以表示他们地位高贵、尊崇。二是因为,只要是将军们有事面奏皇帝,那肯定是因为军情紧急,自然比地方官员的事情大一些、急一些。

不过,就实际权力来说,将军们永远也比不上那些掌管着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的总督、巡抚。

二,都统

都统,作为一个朝代的武官,最早见于东晋,东晋名将温峤曾推荐庾亮担任过都统。

清朝的都统,从一品,“掌镇守险要、绥和军民、均齐政刑、修举武备”。是清朝时全国各地“驻防八旗”的最高长官,主管八旗军队,镇守全国各地的军事要地,兼管驻防之地的民政事务。

另外,在不设驻防将军之处,都统即为该地方的行政长官。

所谓“八旗”,是满族军民相结合的军政组织,具体是指:正黄旗、镶黄旗、正红旗、镶红旗、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

其中的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是旗人中的贵族。其他旗,则是旗人中的平民。

每旗又分为满洲军、蒙古军、汉军三旗。比如说,正黄旗就有满洲军正黄旗、蒙古军正黄旗、汉军正黄旗。

而“八旗都统”,就是任意一个八旗中的任意一个满洲军、蒙古军、汉军三旗的最高军政长官。

除了都统,还有一个官员职位,叫副都统,官秩为正二品。

需要指出的是,有人说,凡是有都统的地方,通常会设一个副都统,其实这是一个误会。

正确的情况是,在设置驻防八旗都统的地方,并不会设有副都统。

副都统,一般是在设有驻防将军之处,才会设有专城副都统(满语:梅勒章京),受驻防地将军节制。

清代各处驻防的副都统有:

盛京5个:盛京副都统、锦州副都统、熊岳副都统、金州副都统、兴京副都统。

吉林7个:宁古塔副都统、伯都讷副都统、三姓副都统、吉林副都统、阿勒楚喀副都统、拉林副都统、珲春副都统。

黑龙江7个:黑龙江副都统、墨尔根副都统、齐齐哈尔副都统、布特哈副都统、呼兰副都统、呼伦贝尔副都统、通肯副都统。

新疆3个:伊犁副都统、塔尔巴哈台副都统、乌鲁木齐副都统。

内地20个:直隶驻防副都统、密云副都统、山东驻防副都统、太原副都统、察哈尔副都统、归化城副都统、绥远城副都统、江宁副都统、京口副都统、福州副都统、杭州左翼副都统、杭州右翼副都统、荆州左翼副都统、荆州右翼副都统、成都副都统、广州副都统、西安副都统、凉庄副都统、宁夏左翼副都统、宁夏右翼副都统。

“八旗都统”的职权非常大,在他所管辖的旗中,俨然就是一个土皇帝,几乎什么他都可以管。

不管你干什么,只要你和这位都统大人有关系,什么都好办;假如你和这位都统大人有仇,那就算你倒霉了。

三,提督清朝的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官阶从一品,负责统辖一省的陆路或水路的全体官兵。通常为清朝各省绿营的最高主管官,称得上封疆大吏。

如果是以职能划分,提督分为陆路提督与水师提督,掌管区域,达一至两省,好几万平方公里,有的甚至几十万平方公里。

一般来说,清朝共在各地设置了12位陆路提督。

这12位陆路提督是:直隶、福建、湖北、陕西、甘肃、新疆、四川、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各一人。兼辖水陆提督者,江南、浙江各有一人。

其中,还有一种情况,是当地巡抚兼任提督,比如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西五省。

另外,有人说清朝设置了3名水师提督,福建水师提督、广东水师提督、长江水师提督。

实际上,应该是5名水师提督。他们是外海水师提督、内河水师提督、长江水师提督、福建水师提督、广东水师提督各一人。

凡水陆提督统辖所属官兵,各就其职掌、分防要地、或游弋巡哨、修整武备,隶属于所在地总督节制管辖。

顺治十六年(1660年),清廷增设了巡捕中营,仍然由步军统领衙门主官节制,全称“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三营统领”,就是后来人们简称的“九门提督”。

提督与总兵是汉人武官在清代能出任的最高职位。

晚清平定太平天国以后,因为损耗巨大,国库空虚,给不起那些在战争中立功人员的赏赐,就发明了记名提督。不过这只是个虚职,记个名,没有地方可以走马上任,清军中带记名提督头衔的人,后来大概有几千人。

四,总兵明朝初年,镇守边疆地区的统兵官有总兵和副总兵,无定员。总兵官本为差遣的名称,无品级,遇有战事,总兵佩将印出战,战争结束以后缴还,后来慢慢成为常驻武官。

明朝的兵制承袭发展了唐、宋、元兵制的特点,建立了卫所制度。从中央到地方的管辖秩序为五军都督府、都司、卫所体系。明朝末年,总兵是明朝的高级将领,全国不过二十人左右,用今天的话说,相当于军区司令员。权力很大。

到了清朝的时候,总兵为绿营兵正,受各省巡抚、提督节制,掌理本镇军务,又称“总镇”。其直接统辖的绿营兵称“镇标”。

清初的总兵没有品级,系左右都督、同知各衔。乾隆十八年(公元1735),开始定品秩。京师步兵营有左、右翼总兵,为步兵统领佐官。

处于各省巡抚、提督节制的总兵,定级为正二品。具体情况看驻防地的重要性而定,统辖兵员多少也相差非常大。有的总兵手下只有几百人,而有的总兵手下则有15000多人。

一般来说,清朝在全国各地设有总兵定员83名。其中,陆路总兵约占70名,水路13名,统辖国内十八省614防营约63万兵力。

台湾,由于地理位置特殊,20世纪前,台湾总兵受台湾道节制,统辖部队称台湾镇,官衔也叫台湾镇总兵,人数在10000至15000人左右。后来归福建陆路提督和福建水师提督所管辖。

清末,北洋水师也有左、右翼总兵,各统铁甲舰为领翼队长。

晚清的时候,由于朝政腐败,卖官鬻爵,和记名提督一样,也出现了很多记名总兵,据说有两万多人。

五,结论

总之,清朝的将军、都统、提督,官阶都是从一品,他们驻防地、职责各有区别。如果按照现在的对应职务来看,相当于现在各地的军区司令。

总兵、副都统官阶比他们低一级,都为正二品。类似于现在的警备区司令。

九出十三归是什么意思(清朝的将军都统提督总兵都是什么官职)

中国地域广阔,风俗习惯存在很大差异,此所谓百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小编是鲁西南人,我们这个地方,老人去世,按老传统整个葬礼流程是这样的。

现在新丧大多以三天为期,下面按时间先后,详列各项事宜。

第一节:第一天

一、穿寿衣

人病危时,绝气之前,先穿寿衣。夫妇先亡一方的,穿寿衣为单数;夫妇双亡的,穿寿衣为双数。两头见棉,取“以棉(眠)为安”之意。

二、烧背褡

先人在灵床上咽下最后一口气,儿女把 事先准备好的背褡搭在门槛上(背褡内装纸钱元宝),点火烧之。同时念叨:金童玉女,前来背褡,西去路上,好生伺候。并呼唤亡人(爹、娘)看好钱褡,该用就用,该花就花,千万不要委屈自己。一路走好,仙界去安家。待烧完背褡后方可举哀痛哭。

三、丢噙口钱

噙口钱是一枚青铜钱,由长子丢入死者口内,为“口中含宝”,寓吉祥之意。

四、放饼子和麸子

亡人已逝,包一包麸子和一包小圆饼分别放在死者左右手中,同时念歌:“走到蚂蚁山,麸子撒两边。走到恶狗山,饼子撒两边。”使死者在去阴司的路上一路平安。

五、系绊脚绳

人死后停尸在屋当门灵床上,用一条麻绳捆住两脚,以防炸尸。到辞灵或入殓时,再解开去掉。

六、盖蒙脸纸

用一张白纸盖上脸,从头部向下盖。因死后脸色难看,以免亲人伤心或害怕。

七、放隐身草

隐身草就是一把谷草,呈三角形放在灵床前面。

八、烧倒头纸

意为给死者送钱,亲人痛哭一场。

九、做倒头面

做一碗面条,放在棺头前面,叫倒头面,斜插一双筷子,备死者食用。

十、点长明灯

在棺材前面放一盏油灯,为死者照路,从点上一直到油尽自灭,不能添油。

十一、挂衣服

在堂屋北墙立一把扫帚,把死者生前穿的一件衣服挂在扫帚上,下葬时烧掉。

十二、放粮食

棺后放一袋粮食,敞开袋口,斜靠棺上,抬棺时使粮食自然倾洒,向前洒得越长越好。

十三、剪岁数纸

按死者岁数,有多少岁就剪多少对,用死者拐棍挂在胡同口,男左女右,以示家中亡人,街坊邻居前来吊纸。第二天晚上辞灵时烧掉,换上一方形白布。

十四、做孝服

孝家主要成员,用麻系腰,戴孝帽,系孝带。

十五、搭灵棚

在灵堂门外搭灵棚,设香案,摆祭品,立牌位。正中间挂竹帘,安放遗像,像下用白纸写一大“奠”字,像侧写丧联。

十六、写牌位

父灵:(正中竖写)故显考X公讳++老大人之灵位(在公字右下侧小写一个讳字,讳下写父名,X为父姓)母灵:A、(正中竖写)故显妣AX氏讳++老孺人之灵位(在氏字右下侧小写一个讳字,讳下写母名,A为父姓,现在也可以不写;X为母姓)

十七、写纸幡

纸幡,主要起到金童玉女宝幡接引、引魂入墓。

说明:

1、纸幡为三长条式,上面留出20公分,其余割开,长度为一米,宽度为24公分,两边的两条幅各6公分,中间一条12公分。

2、用麻坯在黄幡上头穿个眼,拴在一米多高的细柳棍上。

3、长子摔盆捧牌位,次子打纸幡,上林安葬后,将纸幡插在坟头上。

十八、写素联

挽父:一天雨雪凋椿树,满目云山惨棘人(薤露兴悲)

泪洒冰天悲失祜,父归东土痛无依(蓼莪抱痛)

挽母:莫报春晖伤寸草,空余血泪泣萱花(遗爱千秋)

终天唯有思亲泪,百草痛无益母灵(慈云缥缈)

十九、报丧

派人报丧,亲友前来吊纸。如果发丧,还需发帖。

父母报丧帖式:

二十、烧关门纸

每晚关门时烧关门纸,早晨开门时烧开门纸。

第二节:第二天

一、上林请神

在辞灵当天的下午,执事领孝子抱牌位上林请神。到林上烧纸时,执事曰:“点香神知,闻香神现,请神入位,回家受奠。敢告。”孝子一揖四叩,起身一揖,抱牌位回家。

二、安神

请神到家,与新丧合牌位,孝家行安神礼,一揖四叩即可。

三、盛殓

在辞灵的当天傍晚,客到齐后,特别是要经过主要亲友看罢无有异议之后,方可入殓。入殓之前,先用棉绒把棺底铺好,同时念三遍铺材歌:“头顶金,脚蹬银,子孙后代出贵人。”棉绒上面再铺条褥子,褥子上摆放九枚铜钱,叫“垫背钱”。头下一枚,两肩下各一枚,腰下一枚,两胯下各一枚,臀下一枚,两脚下各一枚。然后放好枕头,抬尸入棺。揭开蒙脸纸,解开绊脚绳,对死者正衣正冠,做全身最后检查。

四、净面照面

舀一碗净水,象征性给死者洗脸,洗脸时念净面歌:(男)“浇花浇根,留子留孙,只留富,不留贫,子孙后代不求人。”(女)“栽花留荣,留闺女留外甥;栽花留花,多留福,少留怕,荣华富贵都留下。”净面完毕,把碗扣在棺前,出丧时由抬棺人用脚跺烂。然后用一面镜子象征性照一照死者面容,让死者满意,然后用力摔碎镜子。把一切安顿停当,就扯断绊脚绳,解开捆手索,全家最后瞻仰遗容。这时不许嚎哭,说是防止泪滴尸身,下世不能转生。随将棺盖半掩(头位留空),便于瞻仰遗容。然后焚香,共同烧入殓纸,全家举哀。

五、封棺口

起灵前,寿终男由姥娘家至亲、寿终女由娘家至亲看殓,观察灵柩尸首,是否有不妥之处。

随后,由长子或长孙头顶托盘,内装新毛巾一条、上等香烟2盒,现金20元(手巾包裹)。双膝跪于门口中央,面向棺材,待至亲砸好第一扣,方可站起。把托盘交予引扣木匠师傅。

镶上棺扣,扣上系五色线。合扣后棺上洒五色粮。孝家就地大哭一场。

六、辞灵

在出殡头一天晚上,在灵棚举行祭奠仪式,叫辞灵。先由孝家行辞灵十二拜礼,然后亲友带祭礼行辞灵礼。

七、送三(送盘缠)

孝子手抱牌位,绕棺转一圈,口喊“爹(娘)上轿走”。出家门,两忙人用椅子抬牌位在前,孝家和上林的亲友手捧清香在后,路上两步一掷香,到十字路口或村头,首先把椅子摆在十字路口南方,执事曰:孝家面南祭拜朱雀神,一拜南方丙丁火,子孙代代发家伙,亡人绕火而行;然后把椅子转到西方,执事曰:孝家面西祭拜白虎神,二拜西方庚辛金,子孙代代发万金,亡人拾金而行;最后把椅子转到北方,执事曰:孝家面北祭拜玄武神,三拜北方壬癸水,子孙代代大富贵,亡人顺水而行。

此为拜四方,实际只拜三方,从家出来的方向不拜。也有一说,林地方向不拜。

拜毕,执事把牌位请到轿内,安放妥后,孝眷起身痛哀,从左到右,围轿一周,并把手中清香撒在轿顶,转回灵棚,途中儿女不能再哭。另有人烧轿。

第三节:第三天

一、祭祖

出殡当天早上,由执事带领,响班随行,孝长子或长孙抱公鸡上林破土,破土前先行祭祖礼。孝子一揖后跪于祖坟前上香、奠酒、焚纸,一揖四叩首。执事曰:“林堂阴宅肃静,今天是××府(太)君仙逝大祭,安葬于祖茔侧,归茔之前,先告礼知,共安九泉,敢告。”孝子祷告曰:老爷爷、老奶奶、爷爷、奶奶,俺爹(娘)已仙逝,今天就挨您住下,请您老人家往后多多照顾。

二、刨坟

孝家抱公鸡破土,先在墓穴上画个长方形坑样,烧香焚纸,孝子用针刺破鸡冠,把血滴到酒盅,再倒上酒浇在四角及中间。接着孝家拿鸡嘴在佳城内地面画十字,执事随曰:天圆地方,人伦常纲,今日破土,百事吉昌。鸣炮奏乐!然后孝家在四角和中间各挖一锨土,回家时向刨坟人一揖三叩首,以谢代劳。

坟墓埋法:翁不见媳,雁行排列,闪开神路,只有祖坟可用夹棺葬(所谓夹棺葬,指一夫多妻者,男居中,妻居两边),其子孙只能用排棺葬(所谓排棺葬,指一夫多妻者,男居内,妻全居外)。夫妻坟两棺材头要齐,两棺侧距前为一竖脚,后为一横脚。

埋葬排列方法主要有三种:

图一:大昭穆(携子抱孙)

图二:小昭穆(偕妻抱子)

图三:带子上殿

三、设礼桌

即收礼所设记账桌。奠客到后,必须到礼桌登记、纳礼、领孝。然后奠客等候祭奠,如果是娘家客先行过去,一般不等。如果是该着跪棚,可以告诉桌上,以便先过。

祭礼账单

专人记账,记清核准,对账无误后及时交给内执事。

四、迎吊客

把吊客带来的供礼或者抓供的钱项先摆在祭桌,如有帐子也挂在棚前。然后执事领孝子迎客,行至迎客的供桌前,先进行拜供,执事向供桌一揖,孝子向供一揖三叩首,平身一揖,此时吊客肃立;(有的地方没有拜供一节),然后迎客,执事向客头一揖,客头还揖。孝家一揖三叩首,平身一揖,吊客拱身静候,如果是舅、叔、哥等出迎,吊客理应半跪。然后吊客跟随执事前行,直至大门。

走到大门口,另有执事迎接,执事一揖,吊客还揖。吊客进到棚口,执事喊“客到”,另一执事喊“谢客”,此时吊客正身一揖,然后叩头鸣哀。此时执事烧纸。人拉吊客止哀,再连叩三头,平身一揖,礼毕转回,出门到茶桌,等候祭奠。此是吊纸。

如果烧吊一时,即吊纸与祭奠同时进行,则吊纸完后不要出棚,而是接着祭奠,一般施行十二拜礼,具体做法如下:

吊唁十二拜礼

立身灵棚左角,向供桌上首执事一揖,执事还揖。左脚一步到灵棚中线,再右脚一步到灵棚右角,向供桌下首执事一揖,执事还揖。然后左跨一步到棚中线。以上向两执事做揖是一种文明礼貌动作,有之亦可,无之亦可。下面方算十二拜礼:立身灵棚中线一揖,上一步一揖,再上一步一揖到供桌前,跪下上香,上香毕伏地叩头,起身桌前一揖。然后斜向右后退一步,一揖,接着四叩头四作揖。再斜上一步到供桌前,一揖,再次跪下上香,上香毕叩头,起身桌前一揖。然后斜向左后退一步,一揖,接着四叩头四作揖。再斜上一步到供桌前,一揖,跪下奠酒,完毕伏地鸣哀,执事拉起,起身一揖。然后一边鸣哀一边行礼,鸣哀直到礼毕。向正后方退一步,一揖,然后四叩头四作揖(也可跪地连叩四头,起身一揖,谓懒十二拜)。如此礼毕。执事喊“回礼”,众棚趴子举哀棍行礼,此时随即俯身做环形还揖。有需顶帘子者,此时上一步到左前方跪地鸣哀,执事拉起止哀,出棚。

棚口处有执事迎接,执事一揖,吊客还揖。如此完毕,吊客到饭桌即可。如果该着陪祭,等候执事来喊“陪祭的客”,跟随执事到灵棚行送行礼,一起上林。

五、送行礼

孝家与上林的亲友一起在灵棚行送行礼,一般为十二拜礼。

(也有的把“烧轿送行”安排此时进行。)

六、起灵

起灵之前,要请陪祭上林的客点心酒果,不能空腹上林。执事曰:“今天是×××府君(女称太君)仙逝大祭,众位亲友莅临,增光尽心,孝家前来安坐。”孝家一揖,三叩首,平身一揖。

此时闺女在灵堂前跪拜一炷香,吹唢呐拿天鹅,费用闺女支付。

然后,执事领孝子请陪祭的客一同上林,执事曰:“孝家请陪祭的客,灵堂前尽心,孝家伏揖,跪,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平身,伏揖。”走至大门外再做一次。

七、出殡

出殡时,鸣炮奏乐,在大门外设桌,摆上烟酒点心,招待抬丧的人(南方叫“八角”)。出殡前,每人要吃两块“大肉”,喝一碗白酒。执事领孝子一揖三叩,抬丧人起棺出丧。把棺材抬到大门外丧架上,孝家行十二拜礼。把棺抬起时,孝子将“落盆”重重地摔在砖石上,意思是打碎阳间用的锅。一盆摔下,围观者蜂拥抢祭,谁抢的多谁有福,小的吃了成人,大的吃了长寿。长子摔盆,孝家引路前行,三步一前走,两步一回头,这叫“迎材头”。行至路祭处,落丧路祭。

八、路祭

路祭是孝子祭路神,求路神让道。路祭礼一般十二拜礼即可。把棺材停放在大街正中,孝子夹道分列,各家吊客行祭礼,有四拜、八拜、十二拜和二十四拜几种。(有的地方此时安排“诵读路引”)。

九、下葬

下葬后,执事让孝男孝女看看是否适当,再请娘家客看是否有意见。最后,执事曰:“抬重的请不要走,孝家还有一谢。”孝家一揖三叩,起身一揖。

然后行墓祭礼,完毕,执事曰:“请众亲友留步,孝家还有一谢。”孝家叩头。孝家把腰中系麻与哀棍丢在坑内,圆坟一周,一边撒土一边留下少许,用衣服兜好,圆坟完后回家,把土倒在粮仓内,以保佑生活安康。

从隋唐到清末,科举制度在我国存在了1300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科举制度从内容到形式都有着不同的发展与演变,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今天大家较为熟悉的科举制度,基本都是明清科举制。

本文就以明清科举为例,简单介绍一下“秀才”“举人”“贡士”“进士”这些称号,同时聊聊科举制度。清朝科举制度与明朝基本一致,所以这里只提明朝科举制度。

明朝科举仅进士一科,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在参加乡试之前,首先要参加童生试(也叫童试),以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明代由提学官主持。童生试的应试者不论年龄大小都称童生,童生在县、府、院三试合格后,进入府学、州(直隶州)学或县学学习,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秀才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但一般不能做官,(注意我说的一般)如果一个秀才的成绩特别优秀,被选入国子监学习深造成为贡生,肄业后是可以被吏部派任知县、县丞、教谕等官职。另外,秀才有一定的特权,比如秀才不需要交纳赋税,不用服徭役,可以站着和县知说话不用下跪,不对秀才用刑,而且优异者还能从国家得到一些生活补助(秀才中的一等,即廪生)。

乡试每三年一次,在各省城举行,凡本省生员和监生经科考、录考、录遗考试合格者,都能应考,也就是说考生必须是秀才。乡试的考点为各省的贡院,因为乡试在秋八月举行,所以又称秋闱(闱:考场)。乡试考中称举人,俗称举子,雅称孝廉,第一名叫解(jiè)元。考中举人就已经有做官的资格,一只脚已经进入官场,有作学官、当知县的机会,但需要参加吏部推选,只有在地方缺额的时候从候选举人中推荐,然而机会特别少。因此,考中举人后,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都会接着考,实在考不上了就会去吏部报到。明朝的海瑞就是考中举人后再往上考不中才去做官,从“教谕(福建南平)”开始做起,后来闻名于世。

会试于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参加会试的是各省的举人,考中者称贡士,别称明经。因会试在春季举行,所以又称春闱。会试第一名叫会元。考中贡士就一定能成为进士,是可以做官的,可以说已经步入官场。

殿试在会试同一年举行,应试者为贡士,由皇帝亲自主持,分三甲录取。一甲取三名,即众所周知的状元(又称殿元、鼎元)榜眼和探花,合称为三鼎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一、二、三甲统称进士。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基本是正六品的翰林院编修,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很多都去全国各地任职正七品的县令了。考中进士后,大家都是从基层做起,不会有太大的权力。

科举考试考中很难吗?

非常难!各朝各代都很难,不只是在明清八股取士时期。比如唐朝时,孟郊考了多次才考中,于是才有了那首著名的《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再比如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同志,也考不上,流传下来那首著名的《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至于明清科举,更是变态,不仅仅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失当,录取名额也是非常有限,考中的难度就可想而知。

在明清时期,举人考进士是特别难的,有天赋而且又努力读书的,都难考中。我们上面说到的海瑞同志,很容易考上举人了,但就是考不过会试,所以才选择做官。再比如,晚清名臣左宗棠,非常聪明,天资很好,中举人后一连三次都没有考中会试,一气之下也不考了,也不选择做官,毕竟明清比较重视进士出身。据说后来西北边疆军情紧急,左宗棠被派率军远征新疆,他却上书清廷要回去参加科考,清廷破例给了左宗棠一个“赐同进士出身”。再比如我们熟知的曾国藩,他是考中进士了,但并不顺,成绩也不是很好,这从侧面说了举人考进士的难度。举人考秀才这么难,于是很多人铤而走险,徇私舞弊,讲关系或花钱贿赂考官,这种事情很多,著名的要属唐寅唐伯虎的那场科场舞弊案。

上面说了举人考进士,我们再来说说秀才考举人的乡试,同样很难。《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的故事直接就说明了乡试的难度。可以说很多人穷极一生都没能中举,所以许多人在多次参加乡试后就放弃科举之路了,不少在还改变了历史进程。李时珍考举人考不上,才走上医学之路;洪秀全考举人失败后大病一场,直接促进了太平天国运动;袁世凯考不上之后一气之下就去当兵了,后来大权在握,就联合张之洞等人极力要求清廷废除科举。另外,《武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以及另外一位文学家蒲松龄,都是屡试不第。

不单单是乡试,就连最基本的童生试,也是让很多读书人望而止步,五六十参加童生试的不在少数。因此,不要小看明清的秀才,那都是很了不得的。据说陈独秀同志就很自豪自己的秀才身份。在民国初年大大小小的军阀,秀才出身的吴佩孚那就是一股清流。

综上所述,在明清时期,考中秀才后,如果学习够好,可以做官;考中举人,一只脚已经进入官场了;考中贡士,恭喜你,你已经是公务员了;中了进士,青史留名不是问题。这一切的一切,前提是要学习好,如果天资可以,肯用功,运气不差,光宗耀祖、飞黄腾达不是梦。可在那万恶的旧社会,对于千千万万的寒门学子来说,真的很难!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不得不说这是中国历史的可悲之处,永远只会有王侯将相和即将成为王侯将相的人的故事,小人物们,只能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十三将士归玉门是中国历史上可歌可泣的故事,但是十三个人,史书只记载的耿恭,其它十二人只是一笔带过。而记载耿恭很重要的原因也是因为他是东汉开国功臣耿弇的侄儿。其它十二人守仁君估计应该都是平民出身,有两个耿恭身边的小官得到晋升,分别为石修,张封。其它士族都由平民被封为羽林。羽林是保卫皇帝的军队,在汉朝,能入选羽林的,要不是达官显贵人家子弟,要不就是汉朝阵亡将士的后人,入选羽林是汉朝子弟的一种荣耀。

说回耿恭,耿恭回国不久声任长水校尉,并和将军马防一起平定羌乱,后受弹劾被免官返回原籍,在家中老死。

有人说这是汉朝的不公正,守仁君认为这恰恰是汉朝能强大的所在,耿恭坚守疏勒城,被誉为超越苏武的存在,回国后得到封赏,后来因为不留意军事获罪免官,虽然这属于诬陷,属于弹劾,但是当权者并不知道,他就认为这是耿恭犯错了。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功不抵过,这也是汉朝军事强大的原因之一。

当初和耿恭一起守西域的还有一个校尉叫关宠,匈奴人来攻时,耿恭退守疏勒城,但是关宠却死守柳中城,直战至关宠一人,宁死不降。

导语: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各方面的机制体制都是比较完善的。而且清朝的官制制度也是发展到了中国官制的最高峰。相比于明朝,清朝对很多官制度进行了相应的变更,变更之后新的官制更加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

题目中所说的三司其实是清朝的中央机构的名称。而总督、巡抚、蕃台、臬台这一些官职都是地方的官职名称。下面我们就通过逐一的分析来讲清楚这些官职之间的关系,并且来试着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些机构在清朝后期逐渐失去人心。

一、三司――刑部、大理寺、都察院,是清朝的中央司法机构。

在有清一代,三司分为京官三司和外官三司,但是在大多数语境之下主要是指京官三司。三司是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个机构的合称,实际上就是中央最高司法机构。刑部和大理寺、都察院都负责司法事务。下面我们就对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分别进行逐一的分析:

1、刑部――六部之一主要负责审判和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

刑部是六部之一,早在隋朝创立三省六部制的时候刑部就已经存在了。从隋朝开始刑部一直是作为一个审判和刑狱机构来发挥其职能的。在刑部设有刑部尚书,他是刑部的主管官员。在刑部尚书之下还设有侍郎,是刑部尚书的副职。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刑部尚书基本上就类似于现在的司法部长。刑部侍郎似于现在的司法部副部长。

“掌天下刑罚之政令,以赞上正万民。凡律例轻重之适,听断出入之孚,决宥缓速之宜,赃罚追贷之数,各司以达于部。尚书侍郎率其属以定议,大事上之,小事则行,以肃邦犯。――《光绪会典》

上面是《光绪会典》,对于刑部的职能进行的规定。通过这段史料我们就可以看出,刑部是中央的主要司法机构,小到偷鸡摸狗的小事,大道颠覆国家政权的大事,都是由刑部来进行审理的。由此可见刑部的权利还是十分大的。但是在封建社会,刑部的权力再大也无法超过皇权。刑部必须在皇权允许的范围之内行使司法权力。

2、大理寺――掌管案件的审理和复核,类似于现在的最高法院。

大理寺的设置时间也是非常久远了,从北齐时就已经设立了大理寺,后来大理石又经过隋唐时期的发展,等到明清时期职能基本定型,而且各方面的机制体制也逐渐完善。如果有重大的刑事案件,皇帝或是交由刑部审理,或是交给大理寺审理。如果要是刑部审理的刑事案件,在案件了结之后还要经过大理寺的复核。实际上大理寺就是一个专职的审判案件的机构。他不像刑部那样只能比较复杂,比如刑部除了审判案件之外,还要制定法律规定,管理地方的司法机构,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等等职能。而相比之下大理寺则单纯的多,大理寺只有一个职能那就是审判案件。

凡断公案,先上正看详当否,论难改正,签印注日,然后过议司覆议;如有批难,具记改正,长贰更加审定,然后判成录奏。”又刑部言:“应吏部补授大理寺左断刑官,先与刑部、大理寺长贰同议可否,然后注拟。――《清史稿》

上面这一段文字就是史书中对于大理寺职能的规定。上面这段文字主要就是记录了一个案件经过刑部审理之后还要经过大理寺的复核,也就是说一个案件只有经过大理寺的复核之后才能够作为最终的案件的判决结果。

3、督察院――明清两代的最高监察机关,相当于现在最高检察院。

都察院在中国历史上产生的比较晚,在明太祖时设立。朱元璋废除前朝的御史台,设置了新的监察机构――都察院。都察院主要以都御史,副都御史为主管官员。明太祖朱元璋在设立之初对都察院的职能就做出了规定,它的主要职能就是“监察百官,辩明冤枉”。实际上就是一个监察机构。

清朝改左右副都御史专为总督、巡抚的国衔(明朝,都御史、副都御史都兼用作加衔),以方便其行事。至雍正元年(1723年),又以六科给事中并入。乾隆十三年(1748年),废左佥都御史。清代都察院是法纪监督机关,既审核死刑案件,另外参加秋审与热审,还监督百官。――《中国通史》

除了在中央设置都察院之外,在督察院之下还设置了13道督察御史,他们主要是监察地方官员,不同的监察御史也有不同的职能他们的具体职能如下:

弹劾地方官员。有的公开露面弹劾,有的密封奏章弹劾。清查两京狱讼案件的审理有无拖延枉曲,巡视京都军营,监都乡、会试及武举,巡视光禄,巡视仓场。清理军队,提督学校,巡视盐政、茶马,巡视漕运,巡视关税,催运,监督烙马印,屯田。

4、三司会审――清代司法审判的最高形式!

所谓三司会审,就是指在一些重大的刑事案件当中,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联合审理。在案件的审判过程中三个部门分别起不同的作用。刑部的作用是对案件进行审判。大理寺的作用是对案件进行复核。督察院的作用是监察审判过程。在整个案件过程中三个部门联合发生作用,这也标志着清朝的审判制度趋于成熟。

其实三司会审制度来自于隋唐时期的三司推事,早在隋唐时期这三个部门就开始联合在一起。所谓的三司推事,就是一些大案要案主要由刑部尚书负责审理,大理寺卿进行复核,再由御史台进行监督。实际上三司会审就是三司推事的一种变体和发展。

二、总督、巡抚、蕃台、臬台――高级地方官员。

总督、巡抚、蕃台、臬台实际上都是一些地方官员。但是他们的级别确实不一样的,总体上来说总督的职权最大,其次是巡抚,再其次才是藩台和臬台。下面我们就来对这四大地方官进行一下详细的分析:

1、总督、巡抚――清朝的封疆大吏。

总督和巡抚实际上在明朝就已经出现了,到明朝嘉靖年间基本上成为定制。但是在明朝时总督巡抚基本上是一种差遣性质的官职。换句话说也就是一种临时管制。在明朝时是哪里需要在哪里就设置一个,不需要地方就不会设置。而且总督和巡抚也没有具体的官衔,具体的职能也不明确。

“天启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荫总督宣大王国桢子之仲、登莱巡抚袁可立子枢、通政使吴用先子 、河南巡抚冯嘉会子映鸾、太常寺卿桂有根子高攀各入监读书。”――《明熹宗实录》

等到清朝时总督和巡抚就成为固定的封疆大吏。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清一代基本上都设置了总督和巡抚。一直到清乾隆年间,全国共设置了八大总督分别是:有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陕甘总督。此后到光绪年间,又陆续设置了东三省总督和河道总督、漕运总督。直隶总督和四川总督兼领本省的巡抚事,除此之外陕甘总督还兼任甘肃巡抚,其他的省份基本上每个省设一个巡抚。

2、藩台、臬台――掌管地方的行政和监察大权。

藩台又称承宣布政使,早在明太祖朱元璋时就已经设立了这一官职。清朝继承了明朝的官职,依然设置承宣布政使。承宣布政使主要掌管一省的行政和财政。它的主要职能包括:

上传下达,宣布政令。承宣布政使作为地方一级的行政长官,凡是中央颁布的政令,都需要通过布政使传达到地方,如果地方有什么特殊情况也需要通过布政史来向中央汇报,实际上它起到一个上传下达的作用。管理省一级以下的官员。承宣布政使的另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考核和管理官员。在吏治方面承宣布政使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掌管一省的财政收入。除了掌管行政事务之外承宣布政实还掌握一省的财政收入。各地的府、州、县将所管辖区内的赋税,上交布政史,布政使汇集一生的财政收入上交中央。臬台又称提刑按察使。主要职责是掌管一省的刑狱。它的来源也可以追溯到明朝朱元璋时期,朱元璋时设置了提刑按察使。后来一直沿用到清朝。与藩台相比臬台的职能则要简单一些,它的职能主要包括掌管一省的刑狱和监察官员。王曰“外事,汝陈时臬,司师兹殷,罚有伦。”孔传:“汝当布陈是法。”后因称张布刑法为“陈臬”。亦借指任司法官职。因此按察使又叫“臬台”。――《尚书·康诰》总结:有清一代,一直保留着三司、督抚和藩臬,但是后期逐渐失去了人心。

其实清朝设置三司、总督、巡抚、蕃台和臬台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对中央的控制和对地方的管理。但是后期随着清政府的腐败,总督巡抚布政使和按察使也逐渐的腐败掉了,他们管理一省实务的能力逐渐衰弱。成为鱼肉百姓贪污腐败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使得清朝在后期逐渐失去人心。

参考资料:

《清史稿》

《中国通史》

《尚书》

猜你喜欢:

  • 夏季高温天气移栽银杏树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 苗木生货和熟货的区别介绍!
  • 初夏苗木养护攻略!
  • 花卉施肥的技巧有哪些?
  • 鲜切花收到后,怎么醒花?
  • 简单自制化肥有哪些?
  • 侧柏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 康乃馨养护技巧有哪些?
  • 椰糠土是“养花万能土”?有什么特性?
  • 多肉植物福娘的基本栽培及繁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