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投名状就是根据刺马案改变的。而且是刺马案最终糊弄人的调查结果。刺马案的原型是因为得罪曾国藩和曾国荃兄弟俩被设计杀害的,所以无论庞青云是否杀兄弟,他都难逃一死,毕竟正史中压根就没他杀兄弟这事,最后还不是被刺杀了!
曾国藩收下南京后:
上报朝廷,为将士们邀功请赏,当然也有个人私心(咸丰曾经说过:谁拿下金陵,我就封谁为王,从吴三桂以后,清廷就有祖制:不封汉人为王。现在咸丰打破祖制,拿下金陵者,不管是谁都可封王,对于曾国藩而言,这是一个多大的荣耀)。主动自削羽翼,向当时的朝廷表示没有造反的野心。为什么投名状里的庞青云会被杀,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但是我知道的是,这投名状是将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马案"进行的剧情改编,当时"刺马案"的复审就有曾国藩。刺马案背景: 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上午,马新贻(庞青云原型)校场阅兵完毕,返回督署的路上,被刺客张文祥(姜午阳原型)所杀。张文祥并不逃走而且高喊:“刺客是我张文祥!”。 这个案子发生后,清廷十分惊恐,知道此案涉及封疆大臣的内幕亵闻,于脸面上大不光彩。因此,只能掩盖矛盾,粉饰门面。慈禧太后为了维系她摇摇欲坠的统治,亲自出面处理此案。把正在天津处理教案的大员曾国藩,调来审理这个案件。又在曾国藩出发前夕,召见了他,面授机宜,说“马新贻办事很好”,为此案定了调子。这还不放心,一周之内,又连连派出大员参与审案。刑部尚书郑敦谨,也奉旨与曾国藩同审。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终于为张文祥定了一个“漏网发逆”和“复通海盗”的罪名,将张文祥处决,剜了张文祥的心,去祭奠这位马新贻,又厚厚地予以抚恤。 此案版本有很多,而且有些版本特别有意思,你如有兴趣可以自己到网上去查些资料。这位朋友,你提的问题刘德华演示的赵二虎说先打南京,再打苏州,估计是你记错了吧?我特意还把片子拿出来看了一下,有截图为证,应该是“先取苏州,再打南京”然后三位大人笑了,庞青云也很无奈的闭眼一幅无奈的样子,演员表演到位,李连杰扮演的庞青云将庞的隐忍,狠毒表现得淋漓尽致,封帝实至名归。
在我们分析三位大人笑之前,我们先看下别的问题,就剧里三人的名字先展开分析。庞青云,寓意只有借助旁人才能青云直上,他就是借助赵二虎和姜午阳的协力才打开局面,舒城一战,创出名堂,就是二虎和午阳的生死相助才侥幸活下来并取得胜利。刘德华演示的赵二虎,赵乃是大姓,名字寓意又二又虎,天下这种人很多,憨厚,义气,但是不懂政治,在政治舞台注定走不远,必是别人棋子。姜午阳:就像阳光一样透明,热烈,真挚。到最后还以为是大哥和二嫂之间的私情导致大哥要杀二哥,他去把二嫂杀了,以为问题就解决了。他错的厉害,也许是出山,也许是性格,他只看到阳光下照到的一面,却不知道阳关照不到的地方是人性及利益带来的阴暗面,人心太复杂,太阳光的人不懂。
说完三人名字及性格分析,我再分析下赵二虎所谓的“先取苏州,再打南京”所说的错误及无知。当时的南京是敌人的首都,也是心脏,守卫极严。如果南京一破,相当于敌人政权瓦解,哪有那么容易攻下?何况曾国藩这么厉害的人都不易攻下,何况一个小小的庞青云和他小弟?舒城一战,三人全凭狠和大胆搅乱敌人,800人打乱5000人的布局,何况后面还有援兵!当时若无援兵,三人必死无疑。但是赵二虎是虎到家了,打个小胜仗,以为自己很厉害,全凭狠和大胆就能到处打胜仗,所以当三老再加了点兵力和财力,他幼稚的以为打下苏州指日可待。要知道,当时的苏州相当于明清两朝的大同和山海关与北京之于苏州和南京。大同和山海关一破,北京就岌岌可危。苏州乃是南京的左膀右臂,不但有悍将,还有重兵。攻打苏州的将领必是上上人选,是帅才才行!赵二虎不懂军事,更不懂战略,所以才信口雌黄,只要带过兵,才不会满口跑火车。所以后面的人嘲笑,三位大人也是绷不住是常理。他自己都不好意思了,才傻笑几下缓解,你要知道,赵二虎才上战场不久,以前是个小劫匪,不懂军事和战略,很正常,也为以后埋下不少伏笔,为人利用,导致三兄弟自相残杀,走向末路。
《投名状》是政治片,动作和和战争场面只是配菜,里边涉及到的政治及人性和寓意,这5000年以来从来没变过,还将继续演下去,还有很多赵二虎及姜午阳犯同样的错误。
李连杰曾演过的四个反派。
一.1998年《致命武器4》--顾华星
这是李连杰进军好莱坞的首部作品,也是“功夫皇帝”第一次出演反派。他在片中扮演一个华人黑帮教头,穿着一件黑色的中山装,后面扎着一个小辫子,心狠手辣,无恶不作,这样的形象在当年让很多影迷们都无法接受。一脸的浩然正气,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坏人呀。
李连杰在片中的出场不多,而且戏份很少,算是个大大的配角。但就是短短几分钟的镜头,这也成为了影片中最惊艳的亮点,虽然打斗场面明显没有港片中那么精彩,但糊弄糊弄老外已经足够。也就是凭借此片,李连杰开始在好莱坞站稳脚跟。
二.2001年《宇宙追缉令》--刘宇
这是李连杰在好莱坞的一部科幻片,出演此片时,他正如日中天,而那时的杰森斯坦森还只是他身边的一个配角。李连杰在这部影片中一人分饰两角,两个角色一正一邪,分别是来自于不同时空的两个自己。
他除了要表现正气的一面,更多的是阴险邪恶,连眼神都透露着“狠”劲。除此之外,他还要和各个时空的自己打,因此在影片中有很多李连杰打李连杰的场面,让人实在分不出来忠奸,不过这在当时也是本片最大的噱头。
三.2008年《木乃伊3龙帝之墓》--龙帝
《木乃伊》系列是一套极为经典的惊悚奇幻影片,而该系列到了第三部,则加入了很多的中国元素。李连杰在片中扮演一个2000年前的中国帝王,由于太过残暴而受到女巫的诅咒,这也是此片最大的反派,所有的故事都是因他而起。
印象中李连杰所有的反派角色,似乎大多出自于好莱坞,该片也不例外。不过本片虽然投资巨大,特效炫酷,但却显得不伦不类,并不讨喜。此外,吴京也出现在了影片中,不过他只出现了几秒钟,打了个大大的酱油。
四.2008年《投名状》--庞青云
这是由陈可辛执导的一部战争史诗大片,影片原型来自于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马案”,在此前也被改编成电影。但相比起来,本片格局更为宏大,不再只是单纯的仇杀故事。
因为这是李连杰和刘德华的首次合作,所以在当年极为轰动,两人都奉献了教科书般的精彩演出。而向以武打见长的李连杰,首次弃武从文,在片中有着很多的内心戏,塑造了一个野心勃勃、城府极深、勾二嫂、杀兄弟的阴谋家。虽然是个反派,但并不令人反感,这是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胸怀壮志却报国无门,最后也只是沦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凭借此片,李连杰收获了其人生中的首个金像奖影帝。
感谢头条邀请。从级别上来说,清朝的“勇”确实不如“兵”,因为清廷的“兵”是指八旗军和绿营兵,这是清朝的经制之师,属于国家正规军的范畴。而“勇”是临时的私募武装力量,由地方上自行招募,多是“兵归将有”,听从地方上的指挥,经费也不经过国家部库给发,是自筹军饷,军事任务一完成,该回哪回哪,有一种“临时工”的感觉。
在乾隆之前,虽然八旗军和绿营军在不断腐化,但毕竟还有些战斗力,一直是清廷维持统治的绝对主力,用到“勇”的地方也非常有限。但是在嘉庆以后,八旗军和绿营兵是越来越不堪战了。到了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这两支所谓的国家经制之师腐烂到根本无法承担镇压起义的重任,所谓“自洪、杨倡乱,大吏久不习兵。绿营呰窳骄惰,闻羽檄征调,则举室惊号,以为趋死地无生还理”,清廷的经制之师面对士气、战力正锐太平军根本是力不从心。所以不得不让各省的地主势力兴办团练应付这次危机,“勇”兵也随之盖过了八旗军和绿营兵成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用的主要力量。
而由礼部侍郎曾国藩在湖南组织的湘勇(就是湘军)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绝对主力。最后,正是由湘军曾国荃部攻占了天京,彻底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
湘军之所以能盖过其他勇兵保持长时间的战斗力,一方面确实是曾国藩建军时强调组织性、纪律性、选兵严格、训练刻苦。另一方面确实是“厚饷”政策起了作用,曾国藩不是个腐儒,是个实用主义者,早在他在拉人头的时候就意识到了工资待遇的作用,“臣初定湘营饷项,稍示优裕,原冀月有盈余,以养将士之廉,而作军士之气”,在古代、近代,全国人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很低,又没有现代民族国家意识,你想让湖南的农家子弟当你的兵为你卖命,大道理说一箩筐是没用的,人家急眼了还给你一个耳刮子,影响我种地,跟人家直接提待遇,那人家就能听懂了,工资不高,谁给你卖命?人家是憨厚朴实(这可是曾国藩说的,招兵的时候要“朴实而有农夫土气者为上”),不是傻。
而湘军的工资是不是普遍比绿营兵高6倍呢?这也不能一概而论,湘军的底层士兵确实比绿营士兵的工资高多了,但也没有6倍之多,话不多说直接上数据。资料来源于《曾文正公全集》、《湘军志》、《湘军记》、《皇朝文献通考》等书。
湘军马勇工资标准:湘军初建时是每天0.14两银子,每月给杂费银0.6两,以一个月30天计算,合计每月工资为4.8两。后来工资标准提升,为每天0.24两,合计月工资为7.2两。
绿营马兵工资标准:直省、京师巡捕三营马兵每月2两银子,加月米3斗。
以湘军马兵的最高工资标准来计算:7.2➗2=3.6,就只有3.6倍,但是不要忘记这绿营兵还有月米3斗,怎么着还是值点钱的吧?哪来的6倍差距?马兵在古代相对来说有点技术性,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湘军士兵的普遍工资标准。
湘军普通正勇工资标准:正勇日给银0.14两,每月合计4.2两。
绿营步兵的工资标准:京师巡捕营步兵每月1两,直省步兵1.5两,皆月给米3斗。
步兵收入的差距为2~3倍,说实话也没有6倍那么夸张。
但是,如果到军官层面,那就不一样了,那就是湘军级别越高的军官,合法收入就越多,完全和绿营拉开了差距,双方最高级别的军官合法收入相差6倍不止。
以湘军一个管500人的营官为例,每月薪水50两,办公经费银150两(也可以理解为养廉银),合计为200两。年薪为2400两。
而绿营管营官员最高级别为参将,属于武职三品官一年正俸是39两,加上薪薪、蔬菜烛炭银、心红纸张银204两,加养廉银500两,合计743两。(嘉庆朝《大清会典》《八旗通志》)
由此可看,双方同级别差距为3.23倍。
绿营军官最高级别的提督工资标准为:正俸81两,薪银、蔬菜烛炭银、心红纸张银524两,养廉银2000两。合计2605两。要知道提督这个职位可是能管万人以上的部队的,比如主管直隶地方绿营部队的提督,下辖30773人(据乾隆朝《大清会典》)。但是这工资就只比湘军一个管500人的营官多200余两。
而湘军最高级别军官统领合法收入多少呢?根据湘军定制,主管3000人的统领公费银250两,加月薪50两,就是月收入300两,年收入为3600两;主管5000人的统领公费银加2倍为300两,加月薪50两,每月收入350两,年收入为4200两;主管10000人以上的统领,公费银加3倍为450两,加月薪50两,合计每月500两,年收入6000两。
你以为这就完了么?万人以上的统领,其麾下20营,每营每月都要向统领赞助公费银100两以上,20营起码得上交2000两。所以万人统领实际上每月合法收入是大于2500两的,一年下来为30000两以上,上文已经提到绿营最高武将提督收入一年2605两,这还是只差了6倍么?起码相差了11.5倍。
事实上,湘军高级武将的工资标准不仅超越了绿营,还超越了八旗高级武将,广州驻防将军合法收入一年2113两,米176石;荆州驻防将军合法收入一年为3524两;福州将军合法收入一年为1980两(参考《驻粤八旗志》、《荆州驻防志》、《福州驻防志》)。湘军的待遇这么诱人,这让湖南农家子弟有了新的盼头,一旦树起招兵旗,画风是这样的,“陇亩愚氓,人人乐从军,闻招募则争出效命,无复绿营征调离别之色”。
但是,湘军训练也是真残酷,为了短时间提高湘军的战斗力,曾国藩给湘军官兵制定每天训练的计划,我看了他制定的那个训练章程,一个月以10天为单位,三、六、九日携带冷兵器锻炼习练阵法;一、四、七日训练火器使用;二、八日,跑步、跳坑等体能训练。每日午后,日常训练刀、枪、矛、弓箭等武艺,“一日不可间断”。要知道清军精锐健锐营一月只训练18天,而曾国藩的每天训练在古代已经是高强度了。
曾剃头:我的每一笔经费来之不易,当我私营老板的钱那么好拿的是么?
综上所述,湘军的工资确实比绿营高的多,但是人家这战斗力和训练强度确实也对的起这工资。
引用文献:《钦定八旗通志》、嘉庆朝《大清会典》、乾隆朝《大清会典》、《曾文正公全集》、《湘军史料四种》、《皇朝文献通考》、《乾隆朝大清会典》、《驻粤八旗志》、《福州驻防志》、《荆州驻防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