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都是存在HCO₃⁻+OH⁻=CO₃²⁻+H₂O的反应,其次就是看Ca²⁺和对应CO₃²⁻的量谁更多了:
1、当小苏打少量:NaHCO₃+Ca(OH)₂=CaCO₃↓+NaOH+H₂O;
可以看出这里的OH⁻是过量的,那么继续添加:
NaOH+NaHCO₃=Na₂CO₃+H₂O
这样总反应为:
2NaHCO₃+Ca(OH)₂=CaCO₃↓+Na₂CO₃+H₂O
离子角度来说,是CO₃²⁻过量,而Ca²⁺量不够了,不能继续反应了。
2、当加入碳酸氢钙:
Ca(HCO₃)₂+Ca(OH)₂=2CaCO₃↓+2H₂O
这样无论Ca(HCO₃)₂是否过量,OH⁻与HCO₃⁻比例总是1:1,于是CO₃²⁻不会再过量,总能与Ca²⁺刚好沉淀完全。
答:该题有误,应该是井水中的碳酸氢钙。除去碳酸氢钙的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煮沸,使碳酸氢钙分解生成碳酸钙沉淀。
碳酸钙难溶于水,井水中的碳酸钙含量很少,而暂时硬水是由碳酸氢钙形成的,加热煮沸时碳酸氢钙分解生成碳酸钙沉淀。
煮沸暂时硬水时的反应:Ca(HCO3)2 =CaCO3 ↓+H2O+CO2↑
题中问的是:碳酸氢镁碳酸氢钡是沉淀吗?
答,提问者是否还记得,向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CO2气体,直至过量的实验现象?实验现象是:开始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后又变澄清!
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难溶性的碳酸钙,后变澄清是生成了可溶性的碳酸氢钙Ca(HCO3)2;意思就是,Ca(HCO3)2是能溶于水的!
而Mg与Ba跟Ca是同一主族元素(第IIA族,包括Be,Mg,Ca,Sr,Ba,Ra),同一主族的元素有相似的性质,由此可得出,Mg(HCO3)2和Ba(HCO3)2都能溶于水,不是沉淀!
向碳酸氢钙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
碳酸钙是白色微细结晶粉末,无味、无臭。有无定形和结晶两种形态。难溶于醇,溶于氯化铵溶液,几乎不溶于水。
无水碳酸钙加热至1000K转变为方解石。
根据碳酸钙生产方法的不同,可以将碳酸钙分为重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胶体碳酸钙和晶体碳酸钙。
一般认为钙离子能与碳酸氢根离子能大量共存,碳酸氢钙易溶于水,但碳酸氢根离子不稳定,既能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也能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所以溶液中没有大量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时,钙离子和碳酸氢根可以大量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