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苗木资讯 >正文

烟雨江南太仓论坛(90年代的太仓怎么样)

谢谢找我回答。

这个话题蛮有意思,九十年代的昆山和太仓哪个更好?不好意思,那个年代我还没有来地球。不过这并不妨碍我回答这个话题的兴趣。

九十年代的昆山太仓应该是更多乡村味,更多原野风情,那时候改革浪潮并未像如今汹涌,微波细澜,野花微醺,原始江南风物迷人。昆曲应该就是昆山这片土地上的文化产物吧?我不晓得我这样说是不是胡说八道?的确是瞎猜的。但一个昆字应该有理由为这个著名曲种题名。江南烟雨滋润出如此高雅的戏曲,真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太仓东接浏河,北衔长江,建城于东汉末年,是东汉皇朝江南藏粮巨储,因而得名“太仓”。明朝郑和下西洋第一次就是从太仓市的浏河港出发的。据说曾经太仓设郡很早,管辖很宽,可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昆山和太仓这两座城市都不大,离得近,大概相聚也就二三十公里吧,民情风俗几乎没有区别 都是那样甜甜的,小桥流水碧玉人家。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这两座江南小城,极速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观念,严重颠覆了江南细雨烟蒙诗书雅乐的晨昏起居格调。有次去那边玩,发现那里的人群走路都是身姿前倾,可见生活节奏之快连走路都失去了昔日的优雅,不过却令人敬佩,百强县之首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两市虽然隶属苏州,却发现渐渐远离苏州,有点点向上海方向飘逸。其实,这不是坏事,上海也是江南嘛,早先也是江苏的,有什么奇怪呢,早晚一家人,跟经济勃发无关,与文化习俗相连是隔不开的。

我喜欢太仓,也同时喜欢昆山。我不愿意说那个更好,应该是都好,都美。昆山经济总量3500.人口170万,人均21万,太仓1200,人口70万,人均17万,都富的流油,比阿拉上海肥死了!羡慕哦……哪一天不小心开错了道跑到你们肥窝子里了,不要装不认得不理拧,哦唷,那个坍台喲丢死人来。

愿昆山太仓的哥们姐妹皮夹子鼓鼓的,样子帅帅哒,靓靓的……

苏州是传统意义上江南的代表城市,当我们想起杏花春雨江南的时候,大多数时候,我们就会想到它。

苏州人自己唱《苏州好风光》,说的好:

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

城里有园林 城外有水乡

园林是精致的文人生活,四大园林各有特色,水乡代表和谐的自然风光,周庄同里只是代表,其实不知名的小镇可能会让你更加惊艳。

苏州园林

有人可能会说市井小桥局促,古迹也没什么看处,古镇大同小异,那你还可以郊外,苏州不光有小桥流水,不光有水乡人家,还有碧波万顷的太湖,晴空下波光潋滟,也很壮观,如果你对茶有兴趣,太湖边上就是著名的碧螺春产地,不妨在西山上饮一壶茗,体验美不胜收的山水交融。

西山岛上望太湖

再加上江南的气候宜人,一年四季都适合旅游。

苏州人自古就是富甲一方,饮食也是精致有特色。

除了没有高山大海之外,无论是美景,美食,美女,苏州 能满足你对一个旅游目的地的绝大多数期望。

何况还有那么多文人,为他疯狂打call,白居易诗里面都想再见苏州的俏娇娃:

《忆江南·江南忆》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江南美女

目前来看可能性很小,微乎其微,不过将来很难说。

首先先来说一下,昆山撤市设区并入上海的可能。这个可能是极其小的,一来昆山属于苏州市属于江苏省,如果并入上海,上级肯定不同意的,江苏省肯定不希望自己的一块百强县级市的牌子被撤掉,而且这样怼江苏省也不利,等于是割自己的肉。而上海本身也是个城市结构中心强外围弱的典型的具有首位度的中心城市结构,昆山如果并入上海肯定不如现在发展得迅速。

其次,来说一下,昆山撤市设区并入苏州的可能。这种可能比并入上海大多了,但是目前也很难操作,应该也是比较低的。第一,苏州并不是副省级的省会城市,从政治地位来讲很难吞并县级市。第二,昆山也是一座实力比较强独立性比较强的城市,参考现在其它地方的吞并都遵循一种强并弱的原则,如果你这个县级市很弱那么很容易被地级市吞并,但昆山是百强县第一,城市发展模式是独立于苏州发展的独立城市,并不可能成为苏州东部城市功能延伸,所以这样的县级市撤市设区是非常不合理的。

最后,说一下昆山独立为地级市的可能、也几乎为零。虽然从趋势的角度来说,县级市越强越容易成为地级市,就像最近还有龙港这样的强镇升级为镇级市。昆山或许实力强了后也能独立为地级市?这个问题你忽略了一点,地理面积,就算经济上昆山有实力,地理面积也不允许,就算带上太仓和常熟也不够,而且苏南这些城市相比其它地方本来就太小,根本不合适再造一个地级市来参与恶性竞争。如果要这样,96年的时候常熟早就可以搞了,也不可能拖到现在。

综上所述,昆山维持原状最合适,硬要说一种可能,那么撤市设区并入苏州可能性稍微大些,但这也肯定是很多年后的事情了,到那时候也许城市的实力,格局什么的都和现在完全两样了呢!

因为依傍长江,湾里飞机场就在市郊,街道干净整洁,步行街游人如织,镜湖公园水净如镜,倒影着蓝天白云,各种小吃名扬全国,尤其芜湖的女市民天生靓丽,扮妆入时,更凭添了城市的亮丽,只要你来芜湖就会被这个城市的慢节奏生活所感染,说她是小上海还真是那么回事。

下图是芜湖市部分部景点

从古镇江二十四景到镇江新二十四景,再到如今新镇江二十四景,镇江逐渐显山露水,城市新景观不断丰富,更加让人感受到镇江“城市山林”“历史文化名城”的绵延,又让人感受到如今的新镇江新风貌。

新镇江二十四景

西津寻渡西津渡街

古镇江轮渡码头、元代过街石塔、观音洞、清代救生会,现存古街遗迹,为镇江4A景区。漫步古街,寻渡访古,别有一番趣味。

北水柳浪金山湖景区

金山湖是北部滨水区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镇江旅游文化的闪亮名片。

由塔影湖、西津湾、北固湾、浮玉湖四大湖体形成的湖面,串联三山,处处皆景。

金山湖杨柳岸晓风残月,湖岸垂柳风姿绰约,风景迷人。

摩崖夕照焦山碑林

焦山被誉为“书法山”,焦山的摩崖石刻和碑林长廊,构成了焦山丰富的书法文化。

昔日焦山有十六景,其中三景与书法有关,分别是瘞鹤铭碑、碑林墨宝、浮玉摩崖。

夕阳余晖,漫步摩崖石刻之下,碑林长廊之间,念古人对书法文化的喜爱,感受古人对历史的传承和伟大贡献。

蓉楼晓荷芙蓉楼

古代芙蓉楼因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而闻名天下,曾是文人骚客吟诗作对朋友相聚之地。

如今重建于金山的芙蓉楼成为夏日赏荷的绝佳去处。芙蓉是荷花的别称,夏日晨曦,漫步金山湖,看“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之美景。

慈寿塔影金山慈寿塔

又名金山塔,是镇江金山寺及镇江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塔前有湖,水中塔影,一塔冲天,格外挺拔俏丽。

泠泉喜雨天下第一泉

又名中泠泉,化杜甫《春夜喜雨》之意,“泉”“雨”相对,勾勒出一幅江南名泉的山水烟雨画卷。

萧寺听鹂南山招隐寺

“听鹂”乃“戴颙斗酒双柑听鹂声”的故事。戴颙是东晋末年音乐家和雕塑家,经常带一斗酒和两个柑子到野外,与朋友边喝酒边听鹂声,从中参悟音乐的道理。

戴颙后隐于镇江南山研究音乐,宋武帝刘裕屡次请其出山为官,都被他拒绝。后人将此山改名为“招隐山”。戴颙病逝后,其女舍宅为寺,称招隐寺。

山上现有一牌坊,书“宋戴颙高隐处”,左右石柱上一副对联“读书人去留萧寺,招隐山空忆戴工”。

这里的戴工就是戴颙,而读书人则是梁昭明太子萧统。萧统是梁武帝的长子,自幼聪颖好读书,20岁时到镇江招隐山,与文人雅士云集于此,收集名家诗文词赋,编纂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学总集——《昭明文选》。

现存昭明读书台、增华阁遗址为昭明太子读书和编著《文选》的地方。

长虹卧波大桥公园

润扬长江大桥连接着镇江和扬州,昔日天堑变通途。大桥下的丹徒世业洲成为观赏润扬大桥的绝佳去处。

大桥如一条长虹卧于江面上,蔚为壮观!

江左文宗金山寺文宗阁

清朝乾隆皇帝曾在江南建了三座藏书楼贮藏《四库全书》等典籍,分别是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扬州大观堂的文汇阁、杭州西湖行宫姑山圣因寺的文澜阁,史称“南三阁”。

江左泛指长江下游南岸,即镇江所在位置。“文宗”一语双关,实指文宗阁,也有“文学宗匠”之意。

寒汀芦荻滨江湿地

长江边滨江风光带,湿水、芦苇地成为独特的新风景。

云台霞蔚伯先公园

纪念民国革命先行者赵伯先而命名,赵伯先曾是民国时期追随孙中山一起革命的先行者之一。

伯先公园所处云台山,山上云霞绚烂,气象万千。里面有赵伯先雕塑,附近有民国建筑遗址。

长山烟云中国米芾书法公园

南山招隐山牌坊石柱上另有一副对联:“烟雨鹤林开画本,春咏鹂唱忆高踪。”

上联即指米家父子开创的“米氏云山流派”技法,米芾把南山的烟雾比喻成烟雨,他认为南山本身就是一幅秀丽的山水画。

米芾书法公园即位于长山脚下,“烟云”二字暗含“米氏云山”技法之意,虚实结合,相得益彰!

海门江雪焦山渡口

镇江古时候靠近海,焦山附近为长江入海口,故有“海门”之称。昔日焦山十六景中有一景即为“海门观潮”。

如今世事沧桑,已无潮可观。焦山新渡口的建成又连接江中的焦山,江雪皑皑,浮玉苍苍,雄伟的焦山又是另一番韵味。

莲花含秋南山莲花洞

镇江南山西人口“莲花洞”,乃是10万年前镇江先民居住之处。“莲花含秋”化“京江二十四景”之“龙洞吟秋”之境而来。

晋城春望花山古城遗址公园

晋朝人曾在此筑城环护铁瓮城,铁瓮城乃三国时吴国孙权所建,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城墙与山浑然一体。

唐官员李德裕任浙西观察使时驻在镇江,在花山有故宅,故名“晋城春望”。

山上有茶园、桃园等自然风貌。

灯火临流古运河风光带

当年古运河穿城而过,繁华一时,清代诗人查慎行在此留有名句:“舳舻转粟三千里,灯火临流十万家。”这正是京杭大运河开通后镇江空前繁荣的生动写照。

如今古运河经过改造,逐渐成为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灯火临流”也是古今运河风光带的生动表述。

春江夜月春江潮广场

唐代张若虚传世之作《春江花月夜》的创作地点,历来众说纷纭,亦有一说写于镇江长江边。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正是古人今人观潮赏月的共同感受,如今长江边的春江潮广场无疑是大家观潮赏月的绝佳去处。

北固远帆北固山多景楼

北固山多景楼亦名北固楼,和岳阳楼、黄鹤楼并称万里长江三大名楼。

站在北固楼上,俯瞰长江,远帆点点,气势恢宏,重修的多景楼再现了当年凌空飞翔之势。

甘露流芳北固山甘露寺

因三国时刘备在甘露寺招亲而名扬四海,清大学士书画家刘墉曾题写“甘露流芳”四个大字,刘备与孙尚香招亲的故事值得传颂。

鼎石访梅宝塔山公园

宝塔山古名鼎石山,昔日鼎石山都天庙、都天赛会、古运河繁忙之景尤在眼前,如今公园内梅樱竞相盛开,“鼎石访梅”成为市民赏花之乐事。

圌山惊涛圌山

圌山自古就是扼守长江防线的重要关隘,南宋名将韩世忠曾在此驻军。

圌山脚下江畔松涛阵阵,远处五峰山长江大桥临山而过,别是一番壮观景象!

竹林叠翠南山竹林寺

竹林寺原名夹山禅寺,走进竹林寺,这里建筑几乎掩于满目清翠的竹林之中。

湾头壁立北固湾广场

沿江而建的北固湾广场,成为市民休闲锻炼之地,在这里仰望北固山,似乎这座小小山峰有壁立千仞之势。

文心繁霜南山文苑

文苑依山傍水,以纪念我国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及其文学评论巨著《文心雕龙》。园内有文心阁、雕龙池与知音亭等景点,并有《文心雕龙》原著及手稿陈列,是文人雅士流连聚会之地、郊游休闲的好地方。

附镇江三怪

猜你喜欢:

  • 夏季高温天气移栽银杏树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 苗木生货和熟货的区别介绍!
  • 初夏苗木养护攻略!
  • 花卉施肥的技巧有哪些?
  • 鲜切花收到后,怎么醒花?
  • 简单自制化肥有哪些?
  • 侧柏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 康乃馨养护技巧有哪些?
  • 椰糠土是“养花万能土”?有什么特性?
  • 多肉植物福娘的基本栽培及繁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