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时代造就伟大精神。党在西柏坡时期的历史,是一部风云际会的革命史、扭转乾坤的决战史。中国革命处于全国胜利的前夕,毛泽东和党中央着眼长远、未雨绸缪,为夺取全国政权、建立新中国作了充分准备。进行土地改革,从根本上铲除了中国封建制度的根基,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千年梦想。指挥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取得胜利,彻底摧毁了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组建华北人民政府,为新中国成立后组建中央人民政府提供了组织和干部基础。提出“两个务必”,为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西柏坡时期,我们党发布“五一口号”,提出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筹备新的政治协商会议,从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基础。中央政治局九月会议提出“使党的工作重心逐步地由乡村转到城市”。面对“怎样从革命转向建设”“怎样把工作重心转向城市”“靠谁执政和怎样执好政”的时代课题,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描绘了新中国的蓝图,提出了建立建设新中国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为促进和迎接全国胜利到来,推动和发展新中国各项建设事业,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作了充分准备。西柏坡精神就是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革命规律和执政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18年1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
同一届大会召开的第二次会议
进京赶考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七届二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于1949年3月5日-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举行,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34人,由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组成的主席团主持了此次会议。
七届二中全会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召开的唯一的一次中央全会,会议做出的各项政策规定,不仅对迎接中国革命的胜利,而且对新中国的建设有重大作用。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起程前往北平时,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呀。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
周恩来也说:“我们应该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绝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十九届一中全会于2017年10月25日在北京举行。
十九届二中全会于2018年1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
十九届三中全会于2018年2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
十九届四中全会于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召开。
十九届五中全会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