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林县,桐寨铺镇陈园村福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荷花基地远近闻名。今年52岁的陈园村村民崔秀丰望着荷花池里挨挨挤挤的荷叶和白中透粉的荷花,煞是欢喜。自从去年加入了福田专业合作社,自家建了藕池、种上了莲藕,崔秀丰觉得生活有了奔头,脸上也有了笑容。
崔秀丰告诉记者,她家里有5口人,两个闺女出嫁了,现在就剩她和丈夫及10岁的儿子。“以前家里穷,除了种地,没有别的经济来源,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想打工也出不去。”崔秀丰说,去年,在村“两委”班子的积极动员和帮助下,她开始跟着合作社走,将一部分土地转租给福田专业合作社规模经营,自留了三亩多土地由合作社统一修建藕池、统一供苗,在合作社指导下自己管理。
“背靠大树好乘凉”。依托合作社,崔秀丰和丈夫不仅学到了种植技术,也掌握了管理经验,钱袋子也随之鼓了起来。崔秀丰给记者算了笔账,去年投资种莲藕,每亩地投入成本9000多元,3亩多地一共投入了2.7万多元,销售莲藕毛收入5万多元,净赚两万多元。她和丈夫还在合作社打工,她负责销售社里的土特产,丈夫负责管理藕池,两人每个月加起来也有四五千元的工资收入,这还不包括每年出租土地的六七千元租金。
挣了钱,把前几年盖房子欠下的债一一还上,崔秀丰一家的生活也越过越有滋味,“现在生活宽裕了,心情好了,一切都好了!”向记者谈起现在的幸福生活,崔秀丰笑得合不拢嘴。
崔秀丰的幸福生活,得益于桐寨铺镇正在实施的事情扶贫政策。为了拔掉穷根,让贫困群众彻底脱贫,早日致富,桐寨铺镇、村两级摸清贫困户底子,精心筛选扶资事情,严密规划,严格把关,力争做到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脱贫。
事情扶贫,离不开事情和项目。扶贫的干部和贫困的群众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贫困户单打独斗脱贫难”。而崔秀丰家的“靠山”,正是村里的福田专业合作社。
福田专业合作社于2015年1月成立,合作社以种植莲藕为主,是一家集无公害莲藕及盆景花莲育种推广、莲鱼混合养殖、莲藕深加工、销售、旅游为一体的现代观光农业基地。据福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李丰瑞介绍,合作社流转土地3000多亩,莲藕种植面积2000多亩。合作社与武汉一家水生蔬菜研究所合作,采用标准化种植,普通藕亩产不低于4000斤,高产品种亩产达到7000斤。除了种植莲藕外,合作社今年还种有红薯、花生等,产品除了供应本地超市外,还销往河北、西安、洛阳、周口等地。
作为脱贫致富带头人,李丰瑞说,以后合作社还会带动社员搞深加工,深入开发莲藕的市场价值,充分发挥社员作用,带头把土地种好,不让土地浪费,让土地生金,让农民致富。
陈园村“两委”班子正是看中了合作社有基础、有技术、有带动能力,将其定位为事情脱贫的载体,积极在村里推行合作社+支部+贫困户的模式,由村党支部动员引导贫困户加入合作社,让先富带后富,让贫困户脱贫致富。现在,福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周边群众120多户入社,其中贫困户19户50多人。
桐寨铺镇扶贫干部李玉强告诉记者,在事情扶贫的道路上,陈园村已经探索出三种形式:贫困户自种,合作社提供种苗、技术等服务并统购统销;贫困户以政府提供的扶贫小额贴息贷款入股合作社,合作社提供用工岗位,并于年底分红;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合作社进行托管,每年给贫困户支付租金并分红。这几种形式已见成效,未来会让更多贫困农民走上事情致富的道路。
为了让贫困群众彻底摆脱贫穷,大林县还将对事情扶贫进行兜底。“下一步,大林还将根据贫困人口特点,通过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事情信贷保险等个性化的保险扶贫工作,杜绝因病、因灾致贫返贫,打赢扶贫攻坚战。”大林县委书记李德成说。
搭上事情扶贫的快车,前有致富领头人,后有政策兜底,在陈园村,脱贫致富的愿景正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