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an和卡宴都是保时捷旗下两款SUV车型,两车的设计有极高的相似度,在灯组造型因为圆润而显得很萌很可爱。正面来看, macan要比卡宴更加小巧,两侧的进气口被设计得很锋利,运动感很强。
但是售价和动力上,保时捷macan和卡宴却差着级别,其中macan属于中型SUV,而卡宴则属于中大型SUV,售价上,macan指导价为58.80-99.80万元,搭载2.0T、3.0T低功率、3.0T高功率、3.6T四款发动机,卡宴指导售价为99.80-199.80万元,搭载3.0T、2.9T、4.0T三款发动机。
可以看出,macan的顶配体格也就是卡宴的入门车款。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就用macan的顶配车型和卡宴的入门车型进行对比,两车的售价完全一致。
车身尺寸上,macan长宽高分别是4699*1923*1624mm,轴距2807mm,卡宴长宽高分别是4918*1983*1696mm,轴距2895mm,从车身尺寸来看,macan确实比卡宴小一号,这也是macan被称为“小号卡宴”的由来。
动力上,macan搭载3.6T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400马力,最大扭矩550牛·米,传动系统匹配7挡双离合变速箱,卡宴搭载3.0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340马力,最大扭矩450牛·米,传动系统匹配8挡手自一体变速箱。两车都配备全时四驱系统,但是两车的悬架略有不同。macan悬架为前双摇臂式独立悬架,后为悬架为多连杆独立悬架,卡宴前后悬架均为多连杆独立悬架。
配置上,两车差别不大,相比之下,macan多出了车道偏离预警系统、倒车影像、可变悬架软硬+高低调节、空气悬架、可变转向比、方向盘电动调节、方向盘加热、方向盘记忆、运动座椅、转向头灯、前雾灯、大灯清洗装置、后排独立空调等功能。卡宴则多出了膝部气囊、无钥匙启动、第二排座椅调节/移动、手机互联、车联网、LED大灯、自动防眩目内/外后视镜等功能。
以上来看,macan和卡宴各有所长,但两车一为鸡头一为牛后,要怎么选,看个人喜好。
不一定,有好到买到就是赚到的,也有完全不值得推荐的。我是比亚迪的车主,对比亚迪也比较熟悉,借此对比亚迪旗下在售的产品做一个全面盘点吧。
一、不值得推荐系列:1、唐燃油:这是比亚迪全系最不值得推荐的车型,16.58万的售价,优惠连一万都不到,落地要小18万了,2.0T+6AT看似中规中矩,实际上也是上一代的发动机,只有192Ps马力,最大扭矩320Nm,说实话,还不如优秀的1.5T车型能打。动力弱,油耗高,也就是舒适性空间还在线,是七座,而且配置也不算低。实际上,这款车比亚迪自己都没抱希望,全系就一个配置,根本就没打算正经卖。您不妨反过来想想,如果一款车产品力足够强的话,会只出一个配置吗?比亚迪这就是把车造出来,你爱买不买的节奏。这款燃油唐对比已经停售的S7其实并没有明显进步,虽然发动机做了调整,噪音振动小了,可是反而小了10马力,油耗也更高了。除了配置上多了个L2级辅助驾驶以外,可以说毫无亮点。可是老S7售价多少?2.0T发动机+6速湿式双离合才12万起步而已,顶配不过14万。2、F3:F3曾经创造过辉煌,可以说没有当年F3的热销,就没有今天的比亚迪。然而,都2022年了,F3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了。这款车就好像飞度一样,你现在买来开,也没什么毛病,不到5万元的售价,产品还是对得起价格的。不过这车实在是太低端了,最起码的ESP都没有,只有顶配才有主副驾驶的正面气囊,安全性是无法保证的。我不是针对F3,我针对所有没有气囊,没有ESP的车,都不能买。3、宋PLUS 燃油版:其实这车和其他品牌的燃油车比起来,毫不逊色,只是……自家出了个DM-i,宋PLUS 瞬间不香了。2月份,车主搞事情,各种找麻烦,说什么不提供OTA升级,其实更多还是心里不平衡。其实,宋PLUS 的1.5T骁云发动机搭配7速湿式双离合,在燃油车领域里表现不弱。和同价位的H6、CS75p,也都有一战之力。只是……燃油车在别人家没毛病,但是在比亚迪着,有混动车主比着,这就是原罪。我们看看两款车的售价和性能就知道为什么不值得购买了——宋PLUS燃油版售价11.58—14.38万,算上购置税的话,要13—16万,而宋PLUS DM-i没有购置税,涨价之前是14.68万—16.98万,基本上也就比燃油版贵一万块钱。可是性能呢?宋PLUS DM-i零百加速8.5秒,长续航版7.9秒,而且能纯电行驶,能外放电,有充电桩的话市区零油耗。即便不充电,百公里4.4L油耗是实打实的。而宋PLUS燃油,实测是9.5秒以上,油耗要8个左右。不谈动力、行驶品质什么的,单单是油耗,差不多一年半载就能省出来了。4、e3:第一台不值得买的纯电车,其实这车你想买也很难买得到,e3、e5、e9,都是专供网约车的,e3还出了模拟手动挡的驾考版。总之市面上基本见不到,但是二手车市场遇见了要小心,查一查是不是营运车辆。唯一一台能买的是e2,9-11.6万的价格,e平台2.0的产品,也是刀片电池,属于能买但不推荐系列。二、可以买但是已经不香系列1、王朝燃油系列:包括秦、宋、秦Pro、宋Pro等车型,除了宋Pro的骁云版以外,都还是上一代的发动机,性能表现一般。之所以说可以买,是因为价格足够便宜,产品还是对得起售价的。以宋经典为例,你只有10万预算,买个1.5T+湿式双离合的宋也未尝不可。之所以说不香,是因为同价位并不是排他的必选项,就好像十万预算的SUV,你买欧尚X5、哈弗M6、远景X6什么的也未尝不可。这里面,其实秦Pro、宋Pro也应该纳入不推荐行列,车没毛病,和同价位燃油车比其实性价比也还很高。坏就坏在,有秦PLUS DM-i,宋Pro DM-i珠玉在前。而宋MAX燃油版,因为价格便宜,个人感觉性价比要比宋MAX DM-i还要高。2、除汉EV以外的非e平台3.0纯电车型:包括唐EV,宋PLUS EV、秦PLUS EV、比亚迪e2等纯电车型。其实都是刀片电池,在同价位的纯电车型中,也都算相当能打了。只不过,价格优势不明显,技术优势也不明显。这里除了唐EV以外,动力都只是够用,算不上强劲。e平台2.0时代的产物,价格也没降,只是因为竞争对手不给力,让比亚迪没有太多升级的动力。唐EV,作为旗舰车型,技术先进性还不如元PLUS,这也是值得诟病的地方——有先进技术不先给旗舰车型用,反而给边缘化的元、海豚先用,真不知道比亚迪怎么想的。另外,海豚是e平台3.0的第一款车,虽然卖得很好,但是我依旧觉得贵了。也属于可以买,但是并不香系列。3、除DM-i以外的所有插混车型:包括唐DM、汉DM、秦Pro DM、宋Pro DM,简而言之,都是DM3.0时代的产品,现在换代在即,DM-i,作为DM4.0的分支已经出来一年了,DM-p应该也不会远。至少现在,并不是入手老款车型的好时机。说可以买,是因为就目前而言,唐DM、汉DM依旧是领先所有同价位竞争对手的存在,对燃油车更是降维打击。实际上,双离合配DM实现油电分离是有优势的,像是汉DM,纯电后驱,混动四驱,可玩性极高。只是,2.0T的发动机还是上一代的产品,还有颗粒捕捉器。现在汉DM-i四驱版,200公里续航要出来了,现在买这些DM3.0还是有点亏。注意,此前我是力推唐DM、汉DM的,那时候推荐它们没错,现在不太推荐也没错——与时俱进。当有更值得买的车型,性价比明显更高时,选择也是会变的。总之,推有推的道理,不推有不推的道理,推不推荐,我总是有道理。三、推荐车型:1、秦PLUS DM-i:这可能是比亚迪卖一辆亏一辆的车型,上市定价之后原材料就上涨了,而后不得已涨了3000,依旧热度不减。这款车买到就是赚到,无需解释,DM-i是目前最值得买的车,而现在秦PLUS DM-i在DM-i里性价比是最高的。后续的驱逐舰05,应该是高配的换壳车,价格一定会高于秦PLUS DM-i的,具体是否值得购买,看售价。2、宋Pro DM-i,宋PLUS DM-i:如果说秦PLUS DM-i是最值得买的轿车的话,那这两款SUV应该是最值得买的SUV。其实这两款车有点自己打自己的意思,也因为走的是不同渠道,有竞争的意思。如果宋Pro DM-i能走经济性路线,价格再低个一两万,配置也削减一下的,竞争力会更强。3、元Pro:这也是e平台2.0时代的产品,之所以强烈推荐,是因为性价比太高了。此前卖13.14万,12.13万,回头发现埃安Y打价格战,直接降到10万以下,让老车主这个骂街啊。这款车比亚迪是真赔钱,一下涨了7000块钱。说实话,性价比已经没有之前那么高了,但依旧值得购买——原材料上涨,所有品牌的价格都出现了上涨。4、元PLUS:这车作为一款代步纯电车——没有短板。e平台3.0产品——不懂e平台3.0有多还翻我以前的文章吧,简单说,叫元,它其实是辆宋,而且比唐都先进。13万的起售价,最高16万,完全可以接受。同价位纯电车,只要对空间没有绝对的需求,那么目前而言,它的性价比反而是最高的。四、值得期待车型:1、海豹:对标的是特斯拉Model3,零百加速4秒内,e平台3.0,做工更好,续航也更扎实。你要是了解e平台3.0有多先进,没办法不对它产生期待。海豹一出,比亚迪自家的所有同价位纯电都不香了。2、汉DM-i:说实话,200Km纯电续航没什么意义,就是车企之间的内卷而已。但是零百3.7秒的加速,四驱+dTCS,热泵空调,大空间低油耗——这车几乎完美了。3、唐DM-p:我对唐DM-i AWD并没有太多期待,轿车在城市行驶,用ecvt没问题,但是作为SUV,有着轻度越野的需求,还是DM3.0油电分离的动力系统更为扎实。相当于两套动力系统彼此独立,电坏了可以纯油开,油系统坏了,可以纯电开。听说唐DM-p会升级底盘,改用非承载式车身,那就真的能重度越野了。4、夏?腾势?:就是坊间盛传的大小MPV车型,听说会走高端,也不知道买不买得起,目前消息很少,只有一个路试的谍照而已。总结起来,比亚迪的燃油车并不算先进,很多产品还在用着上一代的发动机,只是胜在便宜,并没有太多可买的点,最多也就能作为一个廉价选择。纯电车,e平台3.0是目前最先进的纯电平台,没有之一,所以3.0的所有纯电车都值得关注。是否值得购买,还要结合售价来看综合产品力。混动领域,实际上目前DM3.0依旧能打,只是毕竟是上一代的技术了,发动机也不算先进。对比同价位的燃油车,其实还有很强的竞争力,只是和自家的DM-i相比,没什么优势。而DM-i则是风头正劲,秦、宋、唐,包括即将上市的汉DM-i,都是同价位不二的选择。别看雷军把小米搞的风生水起,但是如果继续经营卓越网也不能成为另一个京东。
但是应该看到雷军的眼光,在2000年,有金山、联想共同投资组建卓越网,雷军掌握运营。
在2000年的前一年——1999年,马云带领下的18位创始人在杭州的公寓中正式成立了阿里巴巴集团。
1998年京东成立,比阿里巴巴、卓越网都早。但是起初也是业务了了,网购也得不到现在这么普及和网购用户的信任。
只能说是那个时候的新鲜事物,到底能经营到什么程度,谁也没有那么有底气,看看能不能趁着互联网的东风分得一杯羹。
与京东的投资股份不同,当时的卓越网可是有金山、联想投资1600万创建的,运营资金和运营策略都是不可控的,加上后期资金不足引人了风险投资,原来的股份稀释到50%一下,主导权失去了。
至于京东也经历过发展历程中的资金困扰,但是不管多难,强哥都能控制住,在运营的灵活度上高的多。
当时的网购产品比较单一,京东光磁产品(碟片类)。而卓越网也是雷同,经营CD、VCD等音碟产品。
产品的单一、销量的惨淡(一天只有几百单)、紧张的库存空间,使得经营起来困难重重。
2000年6月,由朴树、羽泉等当红歌星参与制作的《卓越2000》发布。
此时的卓越只能自己搞物流和配送,但是要把全国性的物流中心建好还需要3-5年时间,且至少3000万美金。
除物流之外,还有信息系统(数据分析,如用户喜好、销售区域、客户分布等)则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
可以说,这是时候的卓越既缺钱,又缺人。
再加上当时做软件比电商更赚钱,投入的资金也少,管理起来也简单的多。
相比京东,强哥将“小强精神”发挥的淋漓尽致,不断失败不断进取,远比此时的卓越网更有灵活性和动力。
雷军那时候也混得很不错,风头很足。对于这个复杂的网购界也不是特别上心,再加上投资商的控制,使得卓越网经营惨淡。
如今的卓越网是亚马逊旗下的子公司,而目前的亚马逊在中国也是经营一般般,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还有这个网购平台。
古人云,天时地利人和。而当时的卓越网可不是这样,出售是个较好的结果,毕竟没有亏多少。
大数据(英语:Big data),又称为巨量资料,指的是在传统数据处理应用软件不足以处理的大或复杂的数据集的术语大数据的特点
体积大
数据量很重要。对于大数据,将不得不处理大量的低密度,非结构化数据。这可能是价值未知的数据,例如Twitter数据供稿,网页或移动应用程序上的点击流或启用传感器的设备。对于某些组织,这可能是数十兆字节的数据。对于其他人,可能是数百PB。
PB是硬盘存储容量单位,存储容量:是该存储设备上可以存储数据的最大数量,通常使用千字节(kb kilobyte)、兆字节(MB megabyte)、吉字节(GB, gigabyte)、太字节(TB ,terabyte)和PB(Petabyte)、EB(Exabyte)等来衡量。1PB=1024TB=1024 * 1024 GB一部1080P高清电影 2G 左右,大概就是 50W部高清电影速度
速度是接收和(或可能)作用于数据的快速速率。通常,与直接写入磁盘相比,数据流直接进入内存的速度最高。一些支持互联网的智能产品会实时或近乎实时地运行,因此需要实时评估和采取措施。
多样性
多样性是指可用的多种数据类型。传统的数据类型经过结构化,可以整齐地放置在关系数据库中。随着大数据的兴起,数据进入了新的非结构化数据类型。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的数据类型(例如文本,音频和视频)需要进行额外的预处理才能得出含义并支持元数据。
真实性
它是指数据中的不一致和不确定性,即可用数据有时会变得混乱,并且质量和准确性难以控制。
大数据也是可变的,因为多种不同的数据类型和数据源会产生大量的数据维度。
价值
除非将其转化为有用的东西,否则大量没有价值的数据对公司没有好处。
数据本身没有用处或重要性,但需要将其转换为有价值的信息以提取信息。
大数据作用指引产品开发
Netflix和宝洁等公司使用大数据来预测客户需求。他们通过对过去和当前产品或服务的关键属性进行分类并对这些属性与产品的商业成功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从而为新产品和服务建立了预测模型。此外,宝洁还使用焦点小组,社交媒体,测试市场和早期商店推出的数据和分析来计划,生产和推出新产品。
预测性维护
可以预测机械故障的因素可能深深地埋在结构化数据中,例如设备的年份,制造商和型号,以及覆盖数百万条日志条目,传感器数据,错误消息和发动机温度的非结构化数据。通过在问题发生之前分析这些潜在问题的征兆,组织可以更有效地部署维护并最大化零件和设备的正常运行时间。
提升客户体验
客户竞赛在进行中。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可能更清晰地了解客户体验。大数据使您能够从社交媒体,Web访问,呼叫日志和其他来源收集数据,以改善交互体验并最大程度地实现交付的价值。开始提供个性化报价,减少客户流失并主动处理问题。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现在是一个热门话题。数据(尤其是大数据)是原因之一。现在,我们可以教授机器而不是对其进行编程。大数据的可用性可训练机器学习模型,从而使之成为可能。
推动创新
大数据可以通过研究人员,机构,实体和流程之间的相互依赖性,然后确定使用这些见解的新方法来帮助您进行创新。使用数据洞察力来改进有关财务和计划考虑因素的决策。检查趋势以及客户希望提供什么新产品和服务。实施动态定价。有无穷的可能性。
引申现在社交媒体(微信,微博,短视频),电商都有海量数据。头条可以根据用户行为进行精准推送内容或是广告。电商可以根据数据推送有购买意向的产品。
当前大数据时代只要是有海量用户,就可以根据用户的行为进行分析从而衍生出新的价值信息。
人工智能的前提就是通过海量数据,进行模型训练从而形成自己的计算方式。16年时谷歌人工智能机器人阿尔法狗大败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围棋是人类引以为傲的高智商游戏,但最终败给了机器人。机器人就是前期通过海量数据进行计算不断的完善。
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很多问题。例如鼎鼎大名的脸书用户隐私泄漏事件。大数据中含有很多用户隐私数据,不正当的使用会造成灾难事故。
大数据未来还可以在更多的领域中使用,未来也将会出现更多的技术弥补大数据的漏洞。
请点赞支持下吆,留言关注交流。
盘点各位明星的爆料,让人听后不禁为明星捏把汗
倪萍爆料明星整容在一期某访谈节目中,倪萍老师可为艺高人胆大,什么都敢说,完全不给参与节目的明星们一点面子。倪萍老师节目中还调侃黄渤说:“我要是见到他,就劝他去整容”。并表示娱乐圈哪个明星没整过容,连自己都打过一些美容针。
面对其中一位女生的质疑,倪萍老师更是直接致命反击:“你整了没有?”,当场场面就尴尬了。其实倪萍老师也是没有恶意,她原本就是在说作为艺人应该整容,留给观众更好的一面。相比于娱乐圈的一些明星明明整了却说自己没整,还想方设法去掩饰,倪萍老师可谓狠狠的打了她们的脸。
赵丽颖爆料综艺节目有剧本
此前赵丽颖曾和郑凯参加过一个采访,并直接说:“之前觉得综艺节目挺好玩的,但是后来还是觉得拍戏更好一点,因为综艺节目始终都会安排一些剧本”。这也是够直接的,郑凯在一旁一脸的尴尬。
戴军爆料周迅被打
在未成名前,戴军和周迅同在一家夜总会做驻唱歌手,不仅收入微薄,还要担心地痞流氓砸场。在成名后,戴军在自己的节目《黄金年代》中爆料,暗示周迅当年曾被地头蛇强邀出去陪“宵夜”,因为不肯陪,被打掉门牙,回来还得捂着嘴继续唱《再回首》。
《火星情报局》薛之谦爆料娱乐圈站位比如故意和某个明星搭讪,然后借机站到c位。又或者宁可自己站旁边也不让某个明星站c位等。又比如节目中大锁爆料自己曾被关进“小黑屋”,原因竟是没和某个艺人打招呼。《金星秀》中,金星戏说耍大牌明星两大“罪状”犀利的金星还曾批评过只念数字不说台词的“数字小姐”和走红后翻脸不认人的“小腊肉”。言辞犀利实在是打了一群人的脸。
我们都知道,这些爆料有的也只是综艺节目中的故意安排,实际上的娱乐圈要比这复杂阴暗的多了,这些我们也就当笑料看看就好。
毕竟连龙叔都害怕的东西,我们还是少接触为好。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