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致富有道 >正文

王玉看中华:刘备的慈善观

人们常常会因为“恶”小而放松对自己行为的约束,会宽慰自己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小事一桩嘛。但所谓积习难改,一旦小错积累成大错、小恶演变为大恶时,往往捶胸顿足悔之晚矣,这就是“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刘备(161—223年),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三国志》作者陈寿评刘备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在主政平原县时,外御贼寇,在内则乐善好施,即使不是身为士人的普通百姓,都可与他同席而坐,同篮而食,不会有所拣择。刘备在平原县时深得人心,郡民刘平不服从刘备的治理,唆使刺客前去暗杀,而刘备毫不知情,还对刺客十分礼遇,刺客深受感动,不忍心杀害刘备,便袒露实情离去。(《三国志·魏书》)

建安六年(201年),刘备往投刘表,刘表安排刘备屯兵万野(今河南省南阳市万野县)。刘备在万野苦心经营七年多时间,豪杰归附,民心振奋,并三请诸葛亮使之成为军师,备军渐成气候。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亲率大军南下,刘备弃万野奔樊城,荆州士人与百姓追随刘备竟有十余万众,辎重数千辆,日行十余里,而曹军追赶甚急。有人劝说刘备,丢弃百姓而速保江陵,但是刘备说:“想要成大事必须以人为本,现在这么多人背井离乡跟着我,我怎么忍心抛下他们!”(《三国志·蜀书》)

纵观历史,刘备大概是比较早的提出“以人为本”的政治家。后来,赤壁一战,三国鼎立。刘备与诸葛亮治蜀是法、礼并用,威、德并行,强调“训章明法”、“劝善黜恶”,就是以法为体,着重公平客观原则;以德为用,着重教化为本,结果是蜀汉政权吏治清明,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刘备一生以德服人,历史学家评他虽然在机权干略上略有不足,但却有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并曾以此感化了刺杀他的刺客。刘备临死前还以此来教育他的儿子刘禅,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刘备关于“以人为本”和“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理念,成为慈善***化的经典句子。

一个微笑、一声问候能够给陌生之人带来浓浓暖意,甚至会给身处绝境之人带来生的希望,这就是“善”的力量。有时你看似不经意的一个善举必将积下善因带来善果;相反,一个看来小小的“恶行”,比如随意闯个红灯、丢弃垃圾等,日积月累,就如同那可以毁掉千里之堤的“蚁穴”,这就是“恶”的代价。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来自:益博社工师王玉看南阳)

猜你喜欢:

  • 夏季高温天气移栽银杏树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 苗木生货和熟货的区别介绍!
  • 初夏苗木养护攻略!
  • 花卉施肥的技巧有哪些?
  • 鲜切花收到后,怎么醒花?
  • 简单自制化肥有哪些?
  • 侧柏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 康乃馨养护技巧有哪些?
  • 椰糠土是“养花万能土”?有什么特性?
  • 多肉植物福娘的基本栽培及繁殖方式!